第6部分(第3/5 頁)
遍飲坐者。意疑倚巴丘酌於君山之上,諸子環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觸波濤而往來者,乃作歌以長之。
石魚湖,似洞庭,
夏水欲滿君山青。
山為樽,水為沼,
酒徒歷歷坐洲鳥。
長風連日作大浪,
不能廢人運酒舫。
我持長瓢坐巴丘,
酌飲四座以散愁。
【註解】:
1。石魚湖:在今湖南道縣東。
2。漫叟:元結的別號。
3。疑:似。
4。長:猶助興。
5。“酒徒”句:嗜酒的人一個個坐在湖中島上。歷歷,一個個。
6。“不能”句:不能阻止眾人駕船運酒。廢,停。
【賞析】:
此詩乃歌詠石魚湖風景,抒發詩人淡於仕途進取,意欲歸隱的胸懷。詩起首以洞庭湖作比石魚湖,以君山作比石魚;接著敘述在石魚的尋歡作樂;最後說明即使有大風大浪,也不能阻止飲酒作樂,藉以忘憂。這首寫豪飲的詩,實質上正是抒發了這悲天憫人的愁苦。詩的格調清新自然,乘興而發,毫無拘束,足見詩人胸襟之開闊,和及時行樂的思緒。
�
山石
七言古詩
韓愈
山石犖确行徑微,
黃昏到寺蝙蝠飛。
升堂坐階新雨足,
芭蕉葉大梔子肥。
僧言古壁佛畫好,
以火來照所見稀。
鋪床拂席置羹飯,
疏糲亦足飽我飢。
夜深靜臥百蟲絕,
清月出嶺光入扉。
天明獨去無道路,
出入高下窮煙霏。
山紅澗碧紛爛漫,
時見松櫪皆十圍。
當流赤足踏澗石,
水聲激激風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樂,
豈必局束為人'革幾'。
嗟哉吾黨二三子,
安得至老不更歸!
【註解】:
1。犖(luo4)確:險峻不平。
2。疏糲:粗糙的飯食。
3。櫪(li1):同“櫟”,落葉喬木。
4。局束:拘束。
5。更:再。
【賞析】:
詩題為《山石》,但並非詠山石,而是一篇詩體的山水遊記。只是用詩的開頭二字作題罷了。詩人按時間順序,記敘了遊山寺之所遇、所見、所聞、所思。記敘時由黃昏而深夜至天明,層次分明,環環相扣,前後照應,耐人尋味。前四句寫黃昏到寺之所見,點出初夏景物;“僧言”四句,是寫僧人的熱情接待;“夜深”二句,寫山寺之夜的清幽,留宿的愜意;“天明”六句,寫凌晨辭去,一路所見所聞的晨景;“人生”四句,寫對山中自然美,人情美的嚮往。“人生如此自可樂,豈必局束為人'革幾'”是全文主旨。末兩句流露了作者歸隱山林的願望。全詩氣勢遒勁,風格壯美,數為後人所稱道。
韓愈
(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西)人。自稱昌黎人。貞元八年(792)進士。有《韓昌黎集》。韓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居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詩的特點“以文為詩”。
�
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七言古詩
韓愈
纖雲四卷天無河,
清風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聲影絕,
一杯相屬君當歌。
君歌聲酸辭正苦,
不能聽終淚如雨。
洞庭連天九嶷高,
蛟龍出沒猩鼯號。
十生九死到官所,
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藥,
海氣溼蟄燻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
嗣皇繼聖登夔皋。
赦書一日行萬里,
罪從大辟皆除死。
遷者追回流者還,
滌瑕盪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
坎軻只得移荊蠻。
判司卑官不堪說,
未免捶楚塵埃間。
同時流輩多上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