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第四鐵就是一起嫖過娼,所以看來他們的關係是最鐵的。
這是有史為證的。王詵藏有名畫《蜀葵圖》,但只有其中半幅,他時常在趙佶面前提及此事,遺憾之情,溢於言表。趙佶便銘記於心,派人四處尋訪,終於找到另外半幅畫,就把王詵手中的那半幅也要了過去。王詵以為酷愛書畫的趙佶要收藏這幅畫,哪知趙佶卻將兩個半幅畫裱成一幅完整的畫送給了他,由此可知二人之間的關係之深。
當上皇帝以後,宋徽宗稟性難移,無心於政務,繼續過著糜爛生活。宋徽宗十七歲成婚,娶德州刺史王藻之女,即位後,冊王氏為皇后。王皇后相貌平平,生性節儉,不會取悅宋徽宗,雖為正宮,但並不得寵。不過肚子還算是爭氣,生下了一個男孩,就是後來即位的宋欽宗。
此時,宋徽宗寵幸的是鄭、王二貴妃,二人本是向太后宮中的押班(內侍官名),生得眉清目秀,又善言辭。宋徽宗為藩王時,經常有事沒事就到慈德宮請安,向太后總是有意命鄭、王二人陪侍。二人很有心計,又善於奉承,頗得宋徽宗好感。時間一長,向太后有所覺察,到宋徽宗即位,便把二人賜給他。宋徽宗如願以償,甚為歡喜。
據記載,鄭氏“自入宮,好觀書,章奏能自制,帝愛其才”。顯而易見,鄭氏不僅姿色出眾,而且還能幫助宋徽宗處理奏章。因此,宋徽宗更偏愛鄭氏。宋徽宗多次賜給鄭氏情詞豔曲,後來傳出宮禁,廣為流傳。王皇后去世,宋徽宗於政和元年(1111)冊封鄭氏為皇后,二奶升級為大奶了。
除了鄭、王二氏之外,受寵愛的還有劉貴妃、喬貴妃、韋貴妃等人。劉貴妃出身寒微,卻花容月貌,入宮即得到趙佶寵幸,由才人連升七級而至貴妃。然而,好景不長,升貴妃後不久即去世。
劉貴妃曾親手在庭院中種植了幾株芭蕉,當時她說:“等這些芭蕉長大,恐怕我也看不著了。”在旁的侍從聞聽此言,慌忙上奏宋徽宗,宋徽宗起初很不在意。誰知過了兩天,妄語成讖,劉貴妃病重,等宋徽宗前去探視時,劉貴妃已撒手而去。宋徽宗悲痛不已,特加四字諡號“明達懿文”,將其生平事蹟編成詩文,令樂府譜曲奏唱。
正當宋徽宗為此傷感時,內侍楊戩在宋徽宗面前誇耀另一劉氏有傾國傾城之貌,不亞於王昭君,宋徽宗將其召入宮中。劉氏本是酒家之女,出身卑賤,但長得光豔###。宋徽宗一見,魂不守舍,此劉跟彼劉差不多受用,瞬間便將喪妃之痛遺忘殆盡。
宋徽宗對後來的劉氏大加寵愛,與她朝夕相處,形影不離,若離了她,竟是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劉氏也不是俗流,天資穎悟,善於逢迎宋徽宗。還極善塗飾,每制一衣,款式新穎,裝扮起來勝似天仙。不但宋徽宗喜歡,就連京城內外也競相仿效,看來是引導流行時尚的人物。
道士林靈素見劉氏如此得寵,不敢怠慢,於是曲意奉承,稱劉氏為“九華玉真安妃”,繪其像供奉於神霄帝君之左。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劉氏漸漸風韻不再,生性###浮浪的宋徽宗欲再覓新歡。
儘管後宮粉黛三千,佳麗如雲,但宋徽宗對她們刻意造作之態感到索然無味,畢竟“妻不如妾,妾不如妓”,便微服出宮,尋找刺激。幾經周折,探訪到京師名妓李師師色藝俱佳,就把李師師搞到手。就連宋江想要招安,都必須要走李師師這路關係,可見李氏得寵之深名不虛傳呀。宋徽宗與李師師的###韻事,主要載於野史,小帥不是那種喜歡八卦的人,在此不再贅述。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 四 回 輕佻子趙佶繼大統 喜風月道教世逞行(4)
宋徽宗在政治上可謂生不逢時,北宋王朝已走過一百四十年了,從開國時的比較繁榮,到這會兒已經開始走下坡路。政權的內部處於黨爭異常激烈的嚴峻時期,變法派和保守派還在繼續鬥著,前面我們提到的那位極力反對端王趙佶繼位的章惇老哥,這裡要花些筆墨來介紹一下。
此公是蘇東坡先生的老朋友,年輕時以富有才華、豪爽大方出名,屬於和蘇東坡很對脾氣的一種人。他們兩人曾經一起結伴外出遠遊,在前往蘆關的深山老林裡,碰到一處萬丈深淵,下面激流咆哮,上面只有一架獨木窄橋。章惇提議兩人過到對面的峭壁上去題字留念,蘇東坡不肯,章惇若無其事地走過深淵上的獨木橋,然後把長袍掖在腰間,抓住一根老藤盪到激流對岸,在峭壁上寫下“蘇軾、章惇遊此”六個大字,然後從容回到此間岸上。
蘇東坡對此的反應,是拍著對方的肩頭說:“今後你這傢伙會殺人不眨眼。”章惇問:“何來此說?”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