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陰差陽錯(第2/2 頁)
了工廠生活,張鑫很有可能形成習慣,最終磨滅了對夢想的追求。
隨著氣候越來越冷,張鑫身上的錢也越來越少,最後不得不向王申借錢付房租,至於平時吃飯,基本都是王申結賬,然後將每天的開銷記下來,方便以後統計。
王申在金錢上斤斤計較,那也只是習慣使然,他知道張鑫的困難,所以只是記賬,並沒有催賬,只是讓張鑫等以後手頭寬裕了再還給他。
雖然王申的做法讓人覺得很小氣,不過張鑫也能理解,畢竟他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而且有錢人好像都比較小氣。
轉眼2015年就過去了,元旦後張鑫仍然是無業遊民一個,而王申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幾個月下來,他的虧損已經達到百分之三十了,這還是他比較剋制,嚴格把控好止損的情況。
後來張鑫的姐姐張琴給他打電話,由於張鑫不太會說謊,編造的工作漏洞太多,被姐姐給識破了,家裡人這才知道張鑫這半年來一直處於待業狀態。
家裡人一合計,決定讓張鑫先回姐姐家,工作的事等年後再說。
撐了半年,張鑫也確實不太願意繼續依靠王申的接濟過活,於是和姐姐要了些錢,和王申吃了頓散夥飯,簡單地收拾了幾身衣服便返回老家江陵市。
後來姐姐從她的老闆娘那裡得知程式設計師待遇不錯,而且工作機會多,於是一家人商議著讓張鑫做程式設計師得了。
尤其是得知老闆娘家的兒子也是透過培訓入門的,姐姐也想讓張鑫走這條路。
在待業半年後,由父母出資去了一家滬市的程式設計師培訓機構,經過四個多月的高強壓的填鴨式培訓,在2016年六月份培訓結束,算是勉強掌握了基本的程式碼技術。
由於人比較實在,張鑫實在不願意透過簡歷造假的方式去獲得一份待遇不錯的工作。
幸好剛畢業這一兩年正是網際網路發展的浪潮,經過十多次的面試與拒絕後,張鑫總算被一家初創公司看中。
之後輾轉了兩家公司,終於來到當前這家網際網路公司,也就是2017年三月份進入了這家名叫“珠合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
這家公司規模和之前的兩家創業公司不可同日而語,光是研發部門就有兩三百人,所以張鑫進入公司後也稍稍緩了一口氣,至少不出意外的話,這一兩年內是不用再換工作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