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媽告狀……”
陶陶還沒說完,她媽就面色不善地進來了,一眼見陶陶躲在小米身後,更來氣了上來伸手就想揪住陶陶:
“我平常跟你怎麼說的,又跑去跟人打架,我不打你一頓你是長不了記性了!誰也別管。”
當然那個誰是衝小米說的。
小米看她姐擼胳膊挽袖子的架勢看來真要揍陶陶,哪能讓陶陶吃這眼前虧,忙上前攔住她姐,拖住她姐一支胳膊向外邊拉邊勸:
“姐,姐,你別怪陶陶,她這不是先受了那小胖子的欺負了嗎,不給他點顏色以後不定吃什麼虧呢,將來長大了心裡容易留下陰影,所以咱可不能隨便……”
邊說邊使勁兒向外拉她姐,小米從上大學就開始鍛鍊身體從未間斷,又正當年,比教書匠陶明月有勁多了。
三下兩下陶明月被她妹子胡嚕到了院子裡,把個陶明月氣得,打不得罵不得,大庭廣眾的,一跺腳:
“你們就慣著她吧!”扭身走了。
小米知她姐好面子,故意往外拉她,傍晚人們都從農田裡回來了,不時從她家大門口經過,她姐只能暫時作罷。
一通鬧騰也沒機會扯到小米下崗的事上來,小米算是暫時逃過一劫。
陶陶也不敢回家了,怕她媽找後帳。
第二天一早,還是小米去她家給她拿的書包送上了學。把個陶陶嚇得說晚上還過來住,讓她小姨下午等她放學去學校接她,不敢回家了。
早上喂完了豬,小米正和老爸從玉米囤子裡往外搬玉米棒子,打算搓下玉米粒來加工成玉米麵餵豬。
正忙活呢,從大門口進來幾個人,有男有女的,問這是不是老陶家?
站囤子下面的陶大勇問什麼事?
幾個人一聽找對了地方,一下子把陶大勇圍住套上了近乎,這個說是陶大勇的遠方侄子的舅舅,那個說是什麼什麼姑什麼什麼姨的什麼什麼人,把老爺子弄了個暈頭轉向頗有點兒大水衝了龍王廟的意思。
小米高坐在玉米囤子上見了,忙喊道:
“等會兒,等會兒,一個一個地說,到底什麼事?”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向下一指一位被擠在圈外的胖大嬸:“你先說。”
被點名的中年婦女仰著頭滿臉堆笑:
“那啥,大侄女啊,這不嘛,我們幾個都是河東村的,聽說你收豬,我們家裡都有豬要賣,實在賠不起了,給錢就賣!”
小米納悶,自己啥時候成豬販子了?
不過自己哪有能耐養那麼多豬啊,再說往哪兒放啊?
內中有個機靈點兒的,一見小米麵露難色,忙道:
“我們那豬都是從大豬場買的,才一年多點兒,我們也不求能賣個肥豬價,能賣個淘汰母豬價就行。剩下的玉米麵也給你,你看咋樣?”
小米聽他這麼說還真有點動心,不過,現實條件擺那兒呢,往哪兒放啊,總不能放院子裡到處亂竄吧!
其中有個年紀大些的大叔似乎也想到這點,主動給小米出主意:
“大侄女,你要是真心想買我們的豬怕沒地方養我給你出個主意,先看看豬,看中了定下來。回來沿你們家西院牆就著牆用預製板或者鋼筋搭一趟豬圈,上面用石棉瓦蓋上,用不了幾個錢,有個三五天就能搞妥。”
小米有點活心兒,不過:
“說得輕巧,這個時候上那兒招幹活的瓦匠去。”
還是那大叔:
“不行我們幫你找,我還可以幫你幾天忙。”
嘿,人家為了娶媳婦蓋新房,他們為了賣豬幫人家蓋豬圈,服務夠到位的。
不過小米心裡清楚,前提是自己得買人家豬。
想了想從三米多高的玉米囤子上出溜下來,對眾人說:
“先進屋留個地址和電話,明天最遲後天一準兒給你們信兒。”
送走眾人後,小米一邊搓玉米棒子一邊同老爸核計,先給老爸打強心針,仔細分析了未來半年到一兩年的豬市行情,又給老爸算了經濟帳,然後徵求老爸的意見:
“爸,你看咱們趁現在行情低多買些豬養怎樣?”
陶老爸一向習慣於等吃等喝不管事,以前聽老婆的,小米不在家聽大女兒陶明月的,現在小米在家便對這小女兒言聽計從。
再說,打從小米上學工作就沒讓家裡操過心,尤其是上大學,居然沒花家裡一分錢,畢業一年後還給家裡蓋了三間房!別說村裡就是鎮上誰家也沒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