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第1/4 頁)
兩個老鴇就互相拉扯纏到一塊,真的奔出大廳外,吵吵嚷嚷出了樓。
張心寶一股錯愕!見識了風塵十丈雞毛蒜皮事?口出穢言,葷素不忌,連這種事也會大打出手?
陳婉娘雙頰緋紅尷尬道:“好侄兒別理會她們!一天不吵就不是好姐妹,等一會就相安無事。一屋子滿滿的老鴇爭相對著張心寶敬酒,見其不勝酒力,雙頰通紅,就愈樂愈要戲弄;藉機東捏一下,西摸一把,回味年輕時的那股浪勁,頓感飄飄然的無名快感釋放。
東方不空最為忙碌,替張心寶擋酒打圓場,詼諧健談妙趣橫生,保證絕不冷場,逗得大家皆大歡喜,其樂也融融。
所謂有錢高三輩,可以助腰眼;成了這批三流老鴇之首,陳婉娘以為好辦事,為掩護張心寶打下了基礎。
獬豸是古傳說中,能辨曲直似羊的獨角獸。所謂聞欲朝龍闕,應戴獬豸冠;即“獬豸冠”為執法人員所穿戴的帽子,盛世法治清明時代人人敬畏有加,亂世貪汙橫行時代人人鄙夷不屑,如視擾民的朝廷鷹犬猛獸。
張心寶頭戴“獬豸冠”一身藍服,衣袖赤紅官服走馬上任,由東方不空,牽馬繩前導;卻發現沿途百姓眼神透出鄙視不屑,更甚有人故意在馬側吐痰顯示不滿。
“表姑丈!這是怎麼一回事?”張心寶驚訝問道。
“就是跟你說過嘍!到監獄才將公服穿上,免得惹人生厭。喏!像我一身便服不就沒事,落得輕鬆自在。”東方不空一臉尷尬道。
“真……有這麼糟?”
“唉!那頭董肥豬縱容西涼部屬橫行鄉里,旨以執法人員姿態強徵稅賦,胡作非為,怎會叫黎民百姓歡迎?說不定還會有一些血性方剛不怕死年輕小夥子,攔馬暗殺,到了地頭就沒事了。”
張心寶郝然道:“唉!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為了救人,難為表姑丈了。”
一老一少心情沉重,沿途策馬默默不語,鐵蹄踢踏,就如敲響大漢朝的喪鐘。
他們遠寓市區來到西南方偏僻處。
“咻!”一隻箭矢飆射張心寶的前胸。
十歲時就曾在荊州長坂被學會閃躲矢箭的張心寶聞風辨位,輕易地抄在手中,也就瞭解偷襲者的實力。
“幹伊娘!講來就來,少年A若無一擺戇(莽撞),路邊哪有有應公(無主墳墓)?簡宜找死路!阿寶你著對伊手下留情。”東方不空老臉發青叫道。
張心寶雙眼威稜四射冷冷道:“表姑丈你先離開,只有三個不人流的角色,不會傷他們的性命!”
果然從右側牆壁翻出了三名年約十七八歲的遊俠兒;奇怪的是他們於手臂上皆系綁著紅絲巾飄逸,十分搶眼。
一位帶頭的遊俠兒揮動大弓叫囂道:“大頭的老伯!這裡漢你的事快離開,免得刀劍無眼。喂!你這頭鷹犬快下馬受死,讓本少爺王關將你大卸八塊餵狗!”
“表姑丈先行離開,準備一條繩索,好捆綁這三個混混入獄。”張心寶根本不把這些人放在眼裡,伸個懶腰道。
東方不空反倒替他們求情,不忍心道:“阿寶啊!教訓一下就行,要是送進監獄,這三個人不脫去一層皮才怪,有命進去就沒命出來。”
話剛說完,三名遊俠兒一人拉箭上弓,另二人分左右包抄,提刀就砍。
公寶賠騎馬兒的雙脯。
張心寶冷喝一聲:”來得好!”他伏身馬背,扭腰旋身左手撐著馬鞍,慣直右臂那隻矢箭,點在右面來襲遊俠兒劈至的明晃晃鋼刀三寸處“當!”的一響,展得他臉色發青,鋼刀脫手連退五步。同時間,他伏身雙腿連環踢出,正中左側來襲那名遊俠兒的前胸及??,踢得他鋼刀脫手,往後顛跌五步,一屁股佇在地面,痛得呼吸因難,臉色發白,叫不出聲來。
“崩!”的一聲弓響。
勁疾的一隻箭矢朝張心寶的腰部飆射而來;卻為他甩出手中的那支箭矢去勢如閃電般精確無比,“當!”的脆響,矢頭撞擊矢頭,爆出數點火星,掉落地面。
一氣呵成!張心寶也同時瀟灑的飄落地面;瞧得他們震驚莫名傻了眼,獄吏中那有這般犀利身手?
東方不空如獼猴般的鼓掌跳躍叫好。
張心寶指著遊俠兒王關道:“唉!想逞強也得稱稱自己斤兩。你們手臂綁系一綸紅絲巾,是那一幫會的標幟?”
王關滿臉駭然,卻嘴硬倔強道:“這條紅巾代表尊敬,崇拜‘邪劍’大哥!表顯遊俠兒的頂尖人物,是一種時尚;如果有人膽敢把紅絲巾綁在脖頸上,我們就砍掉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