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禁使用的殺蟲劑使肯亞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玫瑰出口國。人類、甚至是動物和玫瑰都消失之後的很長時間裡,狄氏劑中含有的相當穩定的人造分子將依然存在。
沒有什麼圍欄能限制阿布岱爾的動物,即使是600伏特的帶電圍欄也不例外。它們要麼大量繁殖,破除障礙,要麼就隨著基因庫的衰退而消亡,直到某個病毒將整個種群吞噬。但是如果第一個滅絕的是人類,那麼帶電的圍欄也就不再能夠發揮作用了。狒狒和大象會在附近基庫尤人的耕地上享受穀物和蔬菜的饕餮大餐。只有咖啡還有存活的一線希望;野生動物對咖啡因不會太有興趣,衣索比亞來的咖啡種十分適應肯亞中部的火山灰,已經完全本土化了。
風會撕裂花房的聚乙烯覆膜,聚合物分子在赤道紫外線的照射下變得十分脆弱。紫外線和花卉產業最常用的熏蒸劑——溴化甲烷是臭氧層最大的殺手。適應了化學養料的玫瑰和康乃馨無法再存活,不過水葫蘆將會笑到最後。阿布岱爾森林將潮水般湧入毫無防範作用的圍欄,收回耕地,漫過下面古老的殖民遺蹟——阿布岱爾鄉村俱樂部,它的草坪目前由生活在這裡的疣豬負責修整。從肯亞山到桑布羅沙漠,這一路上森林唯一的障礙是大英帝國的幽靈——桉樹林。
在無數獲得自由、大量繁殖的生物中,桉樹、臭椿和野葛會在我們遠離之後成為侵吞土地的罪魁。為了推動蒸汽機車,英國人往往從他們的澳大利亞殖民地引進生長迅速的桉樹,以取代生長緩慢熱帶硬木林。我們用於咳嗽藥製造和傢俱表面消毒的芳香物族化合物桉樹油之所以能夠殺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的毒性,因而它也能對其它植物造成不利。很少有昆蟲生活在桉樹旁邊;因為沒有什麼可吃的,也很少有鳥類在此築巢。
桉樹需要大量的水,因而它們生活在靠近水源的地方,比如說在狹長的耕地灌渠邊,它們構成了一道高高的灌木樹籬。沒有人類,他們只好遷往荒蕪的地方,風會將它們的種子播撒下山。最終的結果會是,非洲大自然的伐木工人——大象,會開闢出一條重返肯亞山的通道,把英國最後的幽靈永遠地驅逐出這片土地。
我們之後的非洲
在一個沒有人類的非洲,象群在赤道地區漫走,穿過桑布羅,走過薩赫勒荒漠草原13,它們或許發現撒哈拉沙漠在往北後退,因為造成沙漠化問題的先遣隊山羊已經淪為獅子的獵物。也有可能,它們會正面迎上撒哈拉沙漠,因為氣溫升高是人類遺留的禍害,大氣中碳元素含量的升高會加速沙漠化的程序。撒哈拉沙漠近期為何以驚人的速度擴張(某些區域達到了2-3英里/每年),其原因可歸結於天時。
現在世界上最大的非極地沙漠在六千年以前還是綠色的熱帶草原。鱷魚和河馬在撒哈拉的河流中打滾嬉戲。隨後地球的軌道經歷了一次週期性的調整。傾斜的地軸往垂直方向偏過了半度,這個幅度使地球的雨雲減少。這一點還不足以使草場變為沙丘。巧的是,在這個氣候階段,時值人類的發展,於是乾旱的灌木叢也遭到破壞。在過去的兩千年中,北美洲的智人已經從用矛狩獵進化到種植中東的穀物和養殖牲畜。他們帶著自己的財產騎上美洲蹄類動物的溫順後代——駱駝。它們的同胞在家鄉的大型動物大屠殺中滅絕,但幸運的是,它們在那之前已經遷居他地。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六章 非洲悖論(5)
駱駝吃草;草需要水。莊稼的種植帶來了人類的繁榮,但它們也需要水。更多的人口需要更多的牲畜、牧場、田野和水——不過一切都不是時候。沒人知道雨雲的位置發生了變化。人類以為氣候會還原成原先的樣子,一切都會重新生長出來,於是,人類和它們的牲畜走得更遠,導致了過度放牧。
可事實上,氣候並沒有還原。它們消耗得越多,向天空中蒸騰的水份就越少,雨水也就越少。結果便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撒哈拉沙漠。只不過它當時要小一些。過了二十世紀,非洲人類和牲畜的數量逐年遞升,氣溫也一樣。這使得撒哈拉以南的薩赫勒地區國家瀕臨沙漠化的危險。
再往南,赤道地區的非洲人已經放牧了幾千年,狩獵的時間更為長久,但事實上,人類和野生動物之間存在互惠的關係:當和肯亞的馬阿塞人一樣的牧人在草原和水池邊放牧的時候,他們的利矛讓獅子望而卻步,羚羊便緊跟其後,以獲得人類掠食者的保護。斑馬也跟著羚羊而來。遊牧民族不再吃那麼多的肉類,而是小心翼翼地從牛的頸靜脈中放血和止血,學會了靠牲畜的奶和血生活。只有當乾旱襲來,牲畜飼料減少之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