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1/4 頁)
大鵬展翅的影像包含了十幾個動作,吳凡一步一步地做,認真體會真氣在體內的流轉,以及胸口形成的黑白真氣球。
在意念力的探知下,黑白球並不全是由液化的真氣構成的,裡面似乎參雜了一些他不理解的物質。
這些物質的屬性和衝入他額頭的金色巨鳥相同,非常擁有靈性。他可以肯定,如果沒有那些金色物質,自己根本無法驅動黑白球。這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金鳥灌體,別人就算是知道大鵬展翅的功法,也練不成這一招。
經過十幾次的感受,吳凡赫然發現在胸口的經脈交叉處形成了一個獨立的空間,這個空間就是黑白球所停留的位置,那個空間彷彿是第二個丹田,下丹田的真氣被抽到那裡,進一步凝聚壓縮,形成一個上白下黑的球體,這個球體大到一定的時候,吳凡便感覺到身體的重量一下子消失了,只要他雙腳稍微一用力,身體便能騰空而起。反之,讓黑白球的縮小,身體就可以降落回地面。降落的速度和球體縮小的絕對值有關,相同時間裡縮小得越多,速度就越快,反之亦然。
最神奇的還不是上下快升快降,意念力控制黑白球伸出一對翅膀時,那對翅膀上附著了點點金色斑點,在意念力的作用小翅膀不僅能上下震動,還能左右、前後、或者不同步地煽動。上下煽動時,可以加速升降速度,前後煽動可以催動身體前進和後退。當兩個翅膀不同步煽動的時候,就會形成前進或倒退中轉向。
這一發現讓吳凡欣喜若狂,這一刻他才明白這才是真正的“大鵬展翅”,這才是真正的飛翔。大鵬展翅不是攻擊招數,它是一門超級強悍的輕功。
但是要熟練這些不是在腦子裡想想就可以的,就如駕駛汽車一樣,電腦上玩賽車跟在跑道上開真實的賽車絕對不一樣,必須經過實踐和時間的摸索,積累經驗。
於是,吳凡就在山谷裡孜孜不倦地演練這門輕功,熟練控制方法和身體在空中的姿態。
但是這種功法消耗是在太大,丹田裡的真氣連半個小時都支撐不了,就會乾涸;所以每過二十分鐘,他就要修煉一次無名功法,補充大量的真氣消耗。
演練很辛苦,吳凡累得半死。有時速度控制的不好,忽上忽下,讓他頭暈腦脹,甚至還會沒有注意到周圍的環境,一頭撞上山腳的巨石上、大樹上,撞個頭破血流,刮個滿臉花。
好在當他使用大鵬展翅時,身體周圍形成的那種視線不可見的稀薄青色物質對緩衝撞擊有很大作用,否則吳凡早就被撞得骨斷筋折了。有這一發現,又為了能儘快掌握大鵬展翅,他抹一把臉,重新來過。
但是經過幾個小時後,吳凡已經在四米多高的空中飛出去三十米的距離,在這個距離裡前進後退,轉向、俯衝、俯衝轉向、滑翔他都略有掌握,只是姿勢比較難看、速度很慢而已。不過,他相信經過十天半個月的刻苦練習之後,這一招大鵬展翅肯定能學到**成的樣子。
像鳥兒一樣飛行,那是人類的夢想。儘管很艱難,但人類始終在摸索前進。
從風箏、熱氣球、飛機、火箭、飛船……人類在一步步實現飛翔的夢想。但是像吳凡這樣靠著**而不借助工具飛翔的還從未有過,儘管只有三十多米遠,而且只能飛到四米多高,飛行的速度連蚊子都比不上,比麻雀還遠遠不如,更別說大鵬了;但這已經超越了人類的極限,如過被人知道,非被那些科學家抓去進行人體解剖不可。
早晨八點鐘,吳凡的資訊牌收到了今天的比賽時間和地點:一號場地第四十六場。
第二輪比賽大約有一千五百人參加,大約要進行七百五十場比賽,分在十六個場地的話,每個場地,每個場地要進行四十五場左右,他排在第四十六場,豈不是要等到最後了?
“最後正好,我有更多的時間修煉拳法和大鵬展翅的輕功。”
吳凡說著拿出一個冷饅頭和榨菜,開始吃早餐。他本來想回食堂去打份早餐的,但一想來回又要浪費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乾脆啃饅頭算了。
和第一輪相比,今天的比賽、賽場觀眾席的看客一下少了一大半,冷清多了。但是,擂臺上的較量卻比第一輪激烈了幾倍都不止。
來這裡比賽的都是各個系統的精英,被淘汰是學藝不精,受傷下場還能接受,但是要是死了一個,那就是巨大的損失,沒有一個單位願意接受。各大系統的領導昨晚上找到組委會大鬧一場,逼著組委會改變遊戲規則,加強裁判的執法力度。
最後組委會也做了區域性妥協,防止死亡事故發生。
鑑於昨日徐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