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1/4 頁)
⑷醯墓飭粒�環種雍螅�砈泵嘔夯荷�鵒恕K婧螅�趴誥統魷至艘桓銎婀值奈鍰濉�
那彷彿是一臺緩緩移動的巨大棺材,仔細分辨,才發現是一面四面圍攏的深色幕布。從幕布的形狀來看,裡面應該有木棍之類的東西在支撐,而從幕布的大小來看,裡面至少隱藏了5個人。
下一個畫面中,他們進入家電區。再下一個畫面中,他們進入了玩具區,賣場裡光線很暗,而且他們似乎很熟悉攝像頭的位置,儘量行走在貨架中間,避開攝像頭可達的範圍。有好幾次,方木以為他們消失了,直到那面懸掛著毛絨玩具的牆邊忽然亮起微弱的手電光。
幕布很厚,手電筒只能從中透過些許光芒,裡面的情景絲毫不能對映出來。方木目測了一下高度,湊近了螢幕。
如果他們要把屍體掛上牆,就至少要從幕布上方探出半個身子。
就在方木屏氣凝神,以為會有所發現的時候,他們也在幕布裡動作著,片刻,幕布陡然升高了將近1。5米。原來它被摺疊了起來,裡面還有一層!方木目瞪口呆,還沒等他醒過神,一個人晃晃悠悠地從幕布上空升了起來,看起來,是有人踩著矮梯把他抱了上去。是死者。
嘗試了幾次後,死者終於被掛到牆上,幕布又緩緩回落,整理了一番後,手電光忽地消失。
幾分鐘後,他們又出現在賣場的門口,捲簾門被緩緩拉下後,幾個人徹底消失在黑暗中。
“看過《冬至》麼?”邊平向後靠在椅子上,臉上是一幅哭笑不得的表情。
“看過。”方木也忍不住苦笑起來。電視劇《冬至》裡,陳道明扮演的角色就是手舉一塊大布,成功地躲過了銀行的監控裝置。這法子很土,很沒有技術含量,但是不得不承認,相當有效。
問題是: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死者名叫申寶強,男,41歲,離異,生前系某果品批發公司經理。死亡時間為案發前8小時內,死因為顱腦損傷。經法醫檢驗,死者頭部有多處頭皮裂傷,軀幹有多處軟組織挫傷,但均非致命傷。真正至其於死地的,是其右側太陽穴附近的一處顱骨骨折所造成的顱內血腫。兇器應該是一把鐵錘之類的鈍器。結合超市監控錄影所反映出來的情況,拋屍現場應為第二現場。同時經檢驗發現,死者的手腳和麵部均有被膠帶貼上過的痕跡,懷疑死者生前曾被劫持及拘禁。
現場勘驗的結果顯示,超市一層西側的玻璃窗為犯罪嫌疑人進入超市的出入口。固定鐵網護欄的膨脹螺栓的螺帽被人為擰下,鐵網被取下後棄置在一旁。窗戶靠近把手一側的玻璃被取下一小塊,剛好可以容一隻手伸入,並從內側開啟窗戶。捲簾門處的鐵鎖有撬壓痕跡,但並非暴力破鎖,懷疑採用了開鎖工具。現場勘驗的結論是:早有預謀,裝備充足且具有針對性。
警方對死者的社會關係進行了調查,並在公安廳犯罪心理研究室的建議下,將調查重點放在了仇殺及是否參加過地下組織上。警方在死者家中以及工作場所進行了反覆搜查,沒有發現可疑物品,而死者身上也沒有紋身之類的明顯標記,結合對死者親友的走訪結果,初步可以排除死者曾參加過地下組織的可能。由於死者從事商貿工作,社會關係較複雜,關於仇殺思路的調查工作正在進行中,估計在短期內很難形成結論。
初步調查結果讓方木感到有些意外。從本案來看,多人結夥犯罪是一個明顯的事實,而拋屍現場又帶有鮮明的儀式色彩,所以方木推斷這可能是某地下組織對內部成員進行的“懲罰”。而警方目前掌握的情況與方木的推斷不符。在方木的建議下,警方再次動用刑事特情對在本市內活動的地下組織進行調查,但是並未發現與本案有關的跡象。因此警方將調查重點轉移到了超市上。
其實這也是犯罪心理研究室非常關注的一個環節。毫無疑問,兇手(不止一人)曾對拋屍現場進行了長期細緻的觀察,並對整個過程周密策劃。他們如此費心費力,並且甘於冒這麼大的風險,顯然是出於自身的某種需要。那麼,這種需要究竟是什麼?
按照慣有的思路,兇手將屍體遺棄在公共場所,其心態無外乎侮辱、炫耀及挑戰。從本案來看,侮辱死者的動機並不明顯。而如果是出於炫耀及挑戰的內心衝動,那麼更為嚴峻的事實就擺在了警方面前:兇手很可能會再次作案。
市局的多功能會議廳裡煙霧繚繞,再次作案的預測讓在座的每一個與會者都心情沉重,似乎拼命吸菸才能稍稍排遣焦躁的情緒。鄭霖副支隊長已經拆開了第二包煙,同時示意一個偵查員彙報一下超市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