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3/4 頁)
個小竹籃取了二三十個雞蛋來,程子云一手接過,就樓板所鋪紅氈上將蛋排了一個大圓圈,再就圈中用八個蛋,疊成兩小堆,每堆下面三個,上面一個,笑道:“如今請新娘子,從這一圈蛋上,走上一遍,然後站在中間兩堆蛋上敬大家一杯酒,便算免過新郎之罰咧。”
周潯不由微笑,只見中鳳把頭一點,口中嚶嚀一聲,向眾人福了一福,又向孫三奶奶耳邊說了幾句,一提長裙,從容向那蛋圈上走去。走完一圈之後,兩瓣蓮鉤微微一點,竄起尺許,輕輕站在那兩堆蛋上。那孫三奶奶也取來一個大銀盤,盤中放著一隻玉杯貯了半杯酒獻上。中鳳取杯在手一飲而盡,又福了兩福,仍舊從容走向床前站定。眾人一看那地氈上的蛋,不但一個未破,連位置也未移動,不由又是一聲連環大彩各自退去,親友各散。周潯便由天雄希堯留宿宅中,羹堯中鳳等人散之後又赴年夫人和希堯夫婦及佟氏處請罷晚安方才重回後園。才到樓前,便見侍琴劍奴各掌一盞紅紗宮燈來迎,那侍琴一手持燈,一手抱著一個錦囊,劍奴一手掌燈,一手卻握著一大枝紅梅花,羹堯不禁詫異.忙道:“這兩件東西是哪裡來的,你二人這個時候拿來做什麼?”
劍奴笑道:“這是適才王爺著人送來的,還有一封信,因為來人說王爺吩咐,姑老爺和姑奶奶回來,必須用這兩件東西迎接,所以婢子等才這樣傲。”
羹堯不由更加詫異,忙道:“那信咧,還不趕快取來我看。”
劍奴笑道:“那信在孫三奶奶身邊,她說我二人既然一人掌管一件東西,那信應該由她收著,等姑老爺姑奶奶回來,再為呈上,婢子不敢相爭,所以只有由她收著,如今她在樓上看著花燭,您兩位上去一看便知道了。”
羹堯不禁一笑,方道:“這又奇咧,他這個時候,又眼巴巴的送這兩件東西來做什麼?”
中鳳一看錦囊和梅花,不由粉臉通紅,嬌羞欲滴,嗔道:“這促狹鬼,你理他咧。”
羹堯更加茫然,一同回到了樓上之後,孫三奶奶迎著道:“這位王爺對姑老爺姑奶奶真好,在這個時候,還又打發人送東西來,俺雖不知道,他是取的什麼吉兆,但人家既然專人送來,多少總有個意思,你兩位快瞧吧。”
說著取出一封信來,遞在羹堯手上,羹堯接過,拆開信封一看,卻是一張花箋,上面寫著:“鐵琵琶一具,自邯鄲道上即存行篋,但禎非知音,無所用之。謹及時奉還,如以姻緣巧合,用此物亦一御溝紅葉,當請共寶之,俗例喜必成雙,故以紅梅一枝附之,不識較之雲家堡後山所產又如何也?”
羹堯看罷不由大笑,命人將琵琶懸好,紅梅插向瓶中,中鳳卻越發臉暈朝霞,羞得垂下頭去,低啐一口道:“這人真教人無法招惹,連這點小事他也記得。”
羹堯笑道:“他雖取笑,卻也俗不傷雅。”
接著又輕攜素手道:“你還記得邯鄲逆旅初見,和松風樓圍爐夜話情景嗎?”
中鳳不禁眼角微覷,嫣然一笑道:“誰像你,老記得那些事。”
說著,又把手一推屏退二婢和孫三奶奶,掏出周潯所贈那粒明珠笑道:“你知道周師叔贈珠之意嗎?”
羹堯笑道:“我也知道他老人家必有用意,所以才溜了進來問你,誰知倒把他們全惹來閨房,依你說,這粒珠子用意何在咧?”
中鳳又用纖指推開匣蓋將珠倒在掌上笑道:“你瞧,這粒明珠像什麼,這半邊珠子又像什麼?”
羹堯仔細一看,不由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整珠像日,半珠像月,合上恰好像一個明字,他老人家的用意一定在此。”
中鳳含笑點頭道:“算你聰明,也許猜對了,不過你知道此珠來歷和名色嗎?”
羹堯搖頭笑道:“如非師妹指明珠形好像日月,我連周師叔贈珠之意也不明瞭,哪會知道此珠來歷名色?你既說這話,想必聽說過,何妨從速見告,夜深了,明日還須早起咧。”
中鳳又紅著臉,覷著他嬌笑道:“此事關係極重,我才不得不告訴你,你如想睡,不妨先請安歇,容我坐以待旦,再將你喚醒好嗎?”
羹堯忙又笑道:“你別生氣,我洗耳恭聽就是咧。”
說著,相攜就床上並肩坐下,中鳳悄聲道:“此珠舊名日月明珠,原為大明內廷奇珍,後來一度曾為吳逆三桂得去,以後便不知下落,如今卻不知周師叔從何處取來,又轉送我們,表面上當然是取珠聯璧合之意,其實卻是明白告訴我們,不要以兒女之私便忘匡復大計,你卻須時刻體念此意才好!”
羹堯正色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