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於一個想伸冤報仇的小丫頭來講,沒有比皇上更可信的人選了。她若真在顧忌,那麼就一定會珍惜這樣的機會。
入宮
清穿小說三大要素:進宮當宮女、塞外比騎馬、歌舞開夜宴。
幾乎每本小說中都有大概如是鏡頭出現。頭一兩本時,看倌們還頗有興致,可架不住天長日久,本本皆如是。所以忍無可忍的非清穿迷們便開帖大罵,抄襲俗套是最常見的字眼。曾經希顏也覺得此種情況確實令人厭煩,可看帖子看到後面時,也覺得造反派們確實有些過於執著了。古人生活本就無聊,再加上劇情要發展,自然與皇室行動密不可分。再加上老康六次南巡,若干次北巡,再加上一年起碼一次的避暑,常理推論下來,女主如果真要和阿哥們混在一起,一次這樣的事也碰不上,才叫天降奇談。
是故,在第二天,希顏聽到七阿哥說:要帶她進宮去見見他母妃時,並沒有覺得怎樣意外。打扮停當過後,就是由七阿哥親自帶著坐車前往了紫禁城。
七阿哥的家離皇宮較遠,所以車馬路上的行程並不算短。小小一個女孩兒和一個當朝皇子孤男寡女共處於一輛馬車之中,換作誰家的姑娘也會羞澀臉紅,即使不含情默默也得有幾分暇想無邊。畢竟,七阿哥今年只有二十歲,雖腳略有殘疾,但卻仍然算得上是儀表堂堂、英俊溫文了。
只可惜,希顏不在此列。事實上一打坐上馬車,她的眼珠子就一直透過輕輕挑起的車簾往外面看。尤其是路過護國寺附近時,一雙眼睛竟似不夠用似的,就差把腦袋伸外面瞧了。雖然她的臉上戴著面簾,但仍然從她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來好奇與欣喜。
恰似一介小小無知稚女!
這是胤佑從今個兒一早到現在為止給她的評語。
不怪胤佑這樣評論希顏,事實上希顏今天確實很‘無知’。無知的任由老七家的側福晉給她梳了小把子頭〔那髮式在清朝可是隻有出了閣的格格才能梳的〕。無知的身上穿了旗人家待嫁女兒的旗裝,可腳下卻穿了漢人女兒的軟底繡花鞋〔因為沒有纏腳,所以鞋碼超大,外面沒地買,還是借了老七家家僕的新鞋來穿〕。看似真的一派什麼也不知道的純純小女孩!
可事實上呢?胤佑不急,他有很多時間可以好好試練一下這個小丫頭。
馬車停在了東華門外,下車後希顏便乖乖的一路跟在七阿哥的身後,走協和門進崇德門出右翼門又進景運門,一路上華華麗麗的碰到了各色各樣的人物:有下朝在值的官員,有捧折入殿的堂官,但更多的則是穿著不同服色但卻同樣提刀配鞘的大內侍衛。最外面的守城侍衛是未等的藍領侍衛,到著黃褂皂靴的三等侍衛,黃褂青靴的二等侍衛,還有最華麗麗的一等侍衛,同樣的黃馬褂和青面靴,可腰間配掛的腰馬上面卻繫了明黃的穗帶。
等級鮮明的封建社會啊!
希顏看著這些人因衣著不同而臉上表現出來的驕傲等級,不覺得心中既好笑又替他們覺得可悲。不過一襲衣衫罷了,穿得再好也是人家的奴才,卻從來停止不了為了此等衣衫而做的明裡暗中較量。甚至於陰謀詭計、結黨竄贏、殺人害命!
真是無聊之極,可悲之極。
進得景運門後,便已然算是內廷所在了。侍衛的數量漸少,可宮女太監們的數量卻是多了起來。太監嘛,希顏沒興趣看,不男不女的可憐人,多看一眼都會影響心情。而宮女們則有趣多了。希顏記得自己曾經看過一篇關於清朝宮女的文章,裡面許多內容都忘了,只是大概記得清宮的宮女分為兩大類:一種是選秀出的秀女。秀女大多出於八旗正門,家中長輩多少都會有些官職。此種秀女是選妃過後剩下的,養在宮中大多是做些近身宮女,暗中稱為女官。做的工作較為輕鬆,俸銀也高。下場嘛,大多是被配婚給宗室們做側室或侍妾,少數人留到二十五歲時被可放回家中自行婚配了。另一類的宮女才叫真正意義的宮女,全是八旗包衣家的女兒,俗稱家生丫頭。一入宮門便是受氣包累死命的下等奴才,待遇差也就不說了,常常是到了二十五歲還放不出宮去,直到三十人老珠黃了才可以離開宮廷。那歲數的女子啊,放在現代婚嫁都不容易了,更何況是早婚早育的大清朝了。
無比可悲。
這兩種宮女一眼看去就很好分。上等宮女們穿的是綢袍,下等宮女們則是布袍。雖然大家梳的全是大辮子,不許化妝。可上等宮女們頭上都可以彆著些絨花首飾,得寵些的宮女們頭上甚至還可以戴金戴銀,手上腕上鑲珠鑲寶。
成妃的住所在西邊的寶華殿東側的啟雲院,東靠長春宮西臨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