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神劇情和神展開(第2/2 頁)
有著福建李氏撐腰不怵,難道那個什麼勞什子費雲帆就沒得點顧忌?這突然冒出來的又是個什麼來頭?”
“這汪紫菱是個不省心的,那費雲帆同樣也不是個老實的。”
舒蘭被眼前的事兒弄得有些不在狀態,李嬤嬤也還沒好到哪裡去,只覺得活了大半輩子到頭來竟是在這汪家上頭長了見識,同樣緩了不少時間才算理清了思緒,接過話頭拋下這麼一句。
“說起來,這費家與李家也算得上是舊相識,同樣是經商的,只是不像福建李氏只做些尋常的米糧布匹的買賣,這費雲帆多是將茶葉絲綢瓷器販賣到琉球高麗和沙俄……奴才不懂這些個生意上的說頭,但據底下人說可是賺得不小,便是那費家的家底也很是來得厚實。”
“唔。”
“不過就像他做生意喜歡劍走偏鋒一樣,這費雲帆為人也不怎麼按照常理出牌,據說原先在琉球還是高麗曾與當地大族的女兒有過婚約,可到了行禮那一日卻又不知道什麼緣由逃了婚,便也是因著這一茬兒來了京城,好死不死的遇上了那汪紫菱。”
“這倒還真是來得湊巧。”
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在這汪紫菱即將出嫁的前夕到了京城,然後弄出了這麼一茬兒,舒蘭實在不知道該說是費雲帆別有用心,上趕著來攤上這麼個拎不清的‘奇女子’,還是該說這二人命裡有孽緣,千里都能來相逢。
“他們怎麼相識怎麼攪和在一起暫且不說,難道這事兒李舜娟就不管?”
“怎麼不管?聽汪家的下人說,這事兒剛鬧出來汪夫人就連夜趕到了郊外的莊子裡,好些天沒有回來了,怕是準備在那鎮著場子只等把那不省心的女兒嫁出去再回來,可您也知道,那楚家雖是教兒子沒什麼能耐卻也到底不是笨到家的,便也不知道從哪兒聽來了風聲……奴才冷眼瞧著這楚家人怕是自恃是書香門第,先前弄出那麼一茬兒就足夠讓他們家來得沒面兒,估摸著一心就想逮著個什麼機會翻個盤,便是得了這一茬兒哪裡肯放過機會,雖是外頭暫時還沒傳開,汪楚兩家卻是關著門都快鬧翻天了呢!”
“兒女都是債,這話兒可還真是一點都沒說錯,枉費她李舜娟那樣拎得清的人,到頭來竟是栽在了這麼個不成器的女兒身上。”
“可不是?奴才活了大半輩子可是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女子,說句難聽的,要不是她背後還有那福建李氏撐著,旁人不看僧面總得看看佛面,就是這一人一句口水都足夠咽死她了,當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以後少不得有她受的,只是苦了那汪夫人和汪大小姐了。”
俗話說的,清官難斷家務事。
當初汪家風頭正勁,京中多的是人看上了這塊肥肉,耍盡了手段幾近拉攏,也多的是人心有盤算,想要將這家人拉下馬,攤上那秀女失德可大可小的事兒,說不定就得一門落難,便是如此,再加上郭絡羅明珍都求上了門和這事兒確實算得上順水推舟,舒蘭才出了手幫了那麼一把,可眼下里不然。
這女子私通雖然也是傷風敗俗的大事兒,放在在意點名聲的人家說不準就得浸豬籠或是趕到廟裡古佛青燈一世,可頂了天也是人家關起門來的家務事,便再是舒蘭有心拉攏李舜娟,再是對李舜娟來得不忍,她也不至於,亦沒必要上趕著送上門去當什麼解人於危難的菩薩,沒的白白暴露了自己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這般之下,便是舒蘭雖然對這事兒上了點心,也叫李嬤嬤幫著盯著點,亦是時不時會招人來問上一兩句,卻並沒有接二連三出手的打算,只是她沒有料到她在雍郡王府中穩坐釣魚臺,想要看看李舜娟到底會怎麼決斷,這李舜娟卻是不知怎麼的突然找上了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