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背水一戰爭高下(第1/2 頁)
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
正如胤禛所想的那般,胤禩雖然在眾福晉們的攪合下,之前並未如願跟胤禎結成聯盟,可對於其而言,眼下里卻顯然是一個更為來之不易的機會,便是壓根不用胤禛上趕著來攛掇什麼,就自己個兒打起了小算盤,更別說他還有個打一開始心就不小的好兄弟——
“八哥,這回可著實是老天爺都幫我們了!”
錯失掉之前的良機,胤禟原本還很是有些心氣兒不順,可冷眼瞧著這短短几日就翻天覆地的局勢,卻不由得在心中嘆一聲幸。
“起先您和十四弟接連稱病,我還琢磨著這背後怕是有人耍了小手段,眼下里雖然還鬧不清到底是哪顧勢力作祟,卻是叫我來得稱幸不已,若不然撞在老爺子和太子爺的槍口上,豈不是生生成了那炮灰去?”
胤禟越想越是忍不住唇邊的笑意。
“雖說為人子不當說這些悖駁孝道之言,可皇阿瑪執政這麼多年,就是老祖宗崩逝那會兒身心打擊過大鬧得起不了床,都不見宮中亂成這樣,再加上穩穩坐在太子之位上,怎麼扯都被庇護在其羽翼之下的毓慶宮,眼下里竟是被收回了太子的冊封詔書,民心不穩,宗室勳貴們心不穩,文武大臣們心不穩,後宮妃母們心不穩,可不是正正好成了我們再好沒有的機會?”
“話雖如此卻不可莽撞行事。”
比起在宜妃的庇護之下,從小到大一路順暢的胤禟,夾縫求生又歷經沉浮的胤禩顯然心思要來得更加細膩——
“越是眼下這般局勢,就越是少不了伺機而動之輩,也就越是得小心為上謹慎而行。”
“那咱們總不能幹看著什麼都不做吧?”
“自是不會。”胤禩示意胤禟稍安勿躁,等對方坐下方才接過話頭,“眼下大哥被圈,太子爺身下之位岌岌可危,於大位之爭最有利的兩股勢力已去,餘下的兄弟之中,三哥文人清高,除母族妻族和一派同樣自詡清高的文臣之外,在朝中勢力分割中幾乎沒什麼建樹,五哥除了因著皇瑪嬤的緣故跟蒙古諸臣較為親近一些外,同樣如此,而餘者,老十無意,老十二無心,老十三被禁足,老十四無可爭之能,皆是不足為懼,唯有……”
“您是指老四?”
“正是。”
自家福晉如何親近舒蘭,如何阻礙自己於前朝的舉動,胤禩再是遲鈍,再是面上不發,同在一個屋簷之下又身為被算計之人,他自是不可能沒有半分所覺……於公,他不可能在母族勢力那塊輸得丟盔卸甲之後,再把妻族這邊得罪個乾淨,鬧得孑然一身之餘說不定還要被指摘治內無能;於私,他雖是看不懂郭絡羅明珍接二連三的此般用意,可人心是肉做的,到底能夠感覺得到其中關懷和真意,便是在不能拿自家人開刀之下,只能把這筆賬一併算到了雍郡王府頭上。
“四哥可是個聰明人,明面上看起來他是太子黨無疑,可你仔細想想,太子爺有個什麼好歹,出個什麼差錯,他哪一次被牽連了進去?遠的不說就說這一回,就連無關緊要的老十三都被攀扯了進去,鬧得眼下里圈禁於府中無詔不得出,而身為太子爺左膀右臂的他卻是半點無虞不說,反倒還似乎頗得老爺子的眼。”
“可不是?面上端得高高的,可實際上心眼卻是比誰都多,說不定這回毓慶宮那位被殃及到太子之位就沒少了這個好兄弟的加油添火!”
“先前你總說老十四來得命好,每每在最關鍵的時候冒出了頭,可依我看,四哥的運氣卻是來得更好。”
胤禩立在窗前,看著只有一牆之隔的雍郡王府,面上似笑非笑——
“出生之際,德妃母不過區區一介卑微宮女,可他卻並未因此受到拖累,不光是不像大哥三哥那般被送出宮,反而入了孝懿皇后的眼被養在了膝下,從而進了皇阿瑪眼,得以與太子爺從小親近,一路平順到成年,即便一直不得德妃母歡喜,卻連打帶撞的得了門好親事……費揚古雖是退了下去,明面上瞧著已經遠離朝政中心,可手下得用之人卻仍是一抓一大把,再加上咱們那位四嫂子,可真真是叫他來得如虎添翼了。”
“八哥,雖說我不否認老四算是有點能耐,可這話就未免來得有些子言過其實了吧?費揚古暫且不說,一介後院女子難不成還能翻了天去?”
“前有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後有章皇帝險些因孝獻皇后毀了江山基業,再有老祖宗一介女流匡扶兩任幼主,九弟,便是女子不得干政,你也切莫小瞧了這女人家的能耐。”
“您這也太抬舉那烏拉那拉氏了吧?她怎麼能跟老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