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太子的會心一擊(第2/3 頁)
瑪,皇阿瑪劍下留情!不管大哥做錯了什麼事,該罰該關都可以慢慢定奪,您千萬不要因為一時衝動就抹殺了這麼多年的父子情分啊,還有,還有您的一世英名若是因此而揹負上殺子的汙名,豈不是辜負了您這麼多年來的勤政愛民?想想皇瑪嬤,想想惠妃母,皇阿瑪留情啊!”
康熙本就是自持力好得驚人的主兒,早在皇子們烏泱泱衝進來的時候他就慢慢的冷靜了下來,聽了胤禛這一席話也像是找到了臺階下一般,稍減怒意的扔掉了手中的長劍,卻還是狠狠一腳將嚇得滿臉蒼白的胤褆踢到一邊,從牙縫裡憋出一句——
“今天朕不殺你,朕不想為你這個狗東西髒了自己的手,來人,把他給朕拖下去!”
胤褆說了什麼話不言而喻,而康熙為何如此暴怒也不難猜,愛新覺羅家的人本就都是護短得不行的主兒,對於康熙而言,他一來是他在太子身上投入了遠遠超過其他兒子的感情,二來太子從小接受他的教導,否認太子就等於否認了他自己,便是他可以生氣可以處罰甚至可以廢之無用,卻容不得旁人來指摘。
然一碼歸一碼的,或許是因為時機不夠成熟,也或許是胤褆說出了他想說卻不敢說的話,他並未像本應該的那般將胤褆高牆圈禁,而是暫時扔回府圈禁就算完,同時也並未因此就解除太子的圈禁,便是一幕剛落一幕又起,成了另一個導火索——
胤褆被囚,無論對於前朝還是後宮而言都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於前朝,跟太子黨抗衡了差不多二十年的大千歲黨還沒迎來過自己的輝煌就被一腳踩到了泥裡,雖說並不是說就沒了一點翻身的希望,當就依著眼前的情形而言,只要老爺子抵得上用的兒子沒死光或是幹出什麼更離譜的事兒,最好的結果怕就是撈個閒散王爺噹噹了,換言之,意味著前朝勢力即將大洗牌。
而於後宮,惠妃身為四妃之一,母憑子貴突然沒了最大的依仗,她能沒點反應就奇了怪了,一邊求見康熙一邊到寧壽宮找老太太哭訴,來來往往的把整個後宮攪了個天翻地覆,直到康熙受不了了下口諭禁足才算消停下來,然而近日來變故一波接著一波,饒是身在後宮被康熙保護在羽翼之下,上了年紀的老太太也受不住了,便是一急二怒三擔憂的給倒下了。
康熙向來敬重嫡母,老太太這一倒他自是免不了到寧壽宮親力親為侍疾,又要侍疾又要處理朝政,康熙到底也是上了年紀的人,加上之前也被氣得不輕,便是隻瞧見身子骨每況日下起來,更別說在這當口兒上太子還來了記雪上加霜的會心一擊——
紫禁城中原就沒有秘密,胤褆那樁子事兒鬧得那樣大,即便是被禁足太子也不可能沒有耳聞。
作為從小就被捧在手心裡,還在吃奶就已經成為了大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主兒,除了這一次擺明著被陷害的禁足,胤礽這輩子算是順順當當連個坎兒都沒有,甭說以他的才能,就說以他的身份他就大有著可以高傲的資本,便是被不管不問的直接禁足半個月原就已經夠讓他覺得委屈憋氣,再加上兄弟們紛紛解禁以及胤褆這麼一鬧騰,胤礽不由得後知後覺的回過了味兒,意識到了一個他一直不願意承認的事實:他最敬愛的皇阿瑪似乎真的要拿他開刀了。
若是如同上一世那般,簡單粗暴的直接就廢了他的太子之位,滿心害怕之下,胤礽或許還沒有心思去委屈去給自己叫屈;若是如同上一世那般,胤褆這麼一鬧騰就把自己鬧進了高牆圈禁起來,除去宿敵或許還能得個心理平衡也沒心思去自怨自艾……可偏偏康熙一開始是拿胤祥開刀對他沒有半分表態,偏偏一邊罵胤褆不忠不孝不敬不悌又高拿輕放只跟他一樣圈禁,几几相加之下,這顆被康熙澆灌了差不多三十年的高傲的心自是再也穩不住了。
在胤礽看來,這個太子之位從來都不是他求來的要來的,是當初滅三藩之際為了平定人心所扣在他頭上的,固然這麼些年間因為這個身份他享盡了天下間的尊榮,可同樣的他也付出了旁人沒有的艱辛,小的時候要為自己的小命提心吊膽,為了不負康熙的期望起早貪黑的讀書,長大了要提防兄弟的明招暗招,既要作出政績又不能功高蓋主……兄弟一個個都出宮建府,有了自己的府邸自己的門人自己的勢力,而他只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生活在康熙的眼皮子底下,沒有自由沒有秘密沒有空間,除了索額圖一派之外甚至沒有真正可以相信得用的人,然而就是這樣,最後他還是被猜疑上了,還是被忌憚上了,要被拿來開刀了!
被人前後呼擁著的時候不覺得,被圈禁在毓慶宮這一畝三分地之中的時候,胤礽方才第一次感覺到了莫大的孤獨和無助,以及被孤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