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1/4 頁)
親八十多歲了,現在把他貶到遵義,因為路途遙遠,他母親肯定無法隨行。這樣,他們母子也許就再也沒有見面的機會了,這恐怕有傷陛下以孝治國的宗旨呀。微臣請求陛下開恩,將劉禹錫安排在稍微近一些的地方。”憲宗駁斥說:“做後輩的人,做什麼事情本來就應該無比慎重,以免讓長輩為自己擔憂。劉禹錫如此不自重,見不到他媽是活該。”一席話說得裴度啞口無言。過了很久,憲宗才對裴度說:“朕以前跟你說的話,是責怪劉禹錫,但還是不想因此讓他老母親心裡難受。”於是命令改授劉禹錫連州(在今廣東)刺史。
在連州任官六年,劉禹錫後來又調往夔州(今重慶奉節)、和州(今安徽和縣)任職。其間與在柳州的柳宗元通訊不絕。十四年以後的唐文宗太和二年,劉禹錫終於被調入京城,任主客郎中。可惜的是,他的老朋友柳宗元沒能熬到這一天,前一年已經在柳州鬱鬱而終。在外飄泊二十四年,劉禹錫仍然沒有向命運低頭,詩歌裡充滿著對政敵的嘲諷。回到京城,他又跑到玄都觀遊玩,十四年前的燦爛桃花,現在已經蕩然無存,只剩下滿園兔葵、燕麥在春風中搖擺,滿目淒涼。劉禹錫提筆濡墨,寫下一首 《再遊玄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當年把我老劉趕出京城的人去哪兒了?老子胡漢三又殺回來了!當年最看不得劉郎的武元衡和李逢吉,現在一個已經死去十多年、一個已經退休。有人戲言說,打敗一個人的最好辦法就是比他活得更久一些,這不,勝利者果然是劉郎。這劉郎真是個較真的人,用關漢卿的說法, 他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噹噹一粒銅豌豆”,跟這樣的猛男為敵,想想都後背發涼啊。 txt小說上傳分享
劉禹錫:一個猛男的心路歷程(4)
這首詩很快就傳遍京城,大家都佩服劉禹錫的詩才,卻對他這種固執心有微辭。中書令裴度一直很欣賞劉郎,本來想推薦他給皇帝做私人秘書的,這首詩傳出,宰相心裡不高興,這件事兒又黃了。還好這次沒有再把他貶出京城,劉禹錫在長安慢慢地升到禮部郎中、集賢院學士。因為裴度入相,劉禹錫頗過了一段好日子。裴度罷相之後,劉禹錫也知道自己性格太直,不能久處朝中,於是主動請求分司東都,在洛陽跟白居易等老頭子一起寫詩喝酒,倒也逍遙自在。劉白二人本來也是舊時相識,在揚州時兩人就頗為相得,《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便是物證,一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何其沉重,真是難以想象樂觀豁達的劉禹錫還有如此意志消沉的時候。穆宗長慶年間,劉禹錫、元稹與韋楚客等人在白居易寓所談詩,白居易提議大家各寫懷古詩一首。一杯酒還沒喝完,劉禹錫的詩已經寫好了,詩曰:
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劉禹錫才思敏捷,這些詩人早有所耳聞。早在幾十年以前,劉禹錫在王叔文改革時,事務繁多,每天要回復的公私文翰數以千計,他一一答覆,絕無遺漏,以至於每天都要用一斗面煮成麵糊來給信封封口。白居易想在劉禹錫面前逞才鬥氣,可真是找錯了人。他這首詩,不但完成的速度快,質量也極好。白居易讀了此詩,長嘆道:“四人探驪龍,子先獲珠,所餘鱗爪何用耶?”意思是劉禹錫的詩已經把精華寫盡了,大家再寫,也是白費力氣。於是大家停筆,取劉詩吟詠終日,極歡而散。劉禹錫的這首詩寫得不是一般的好,能讓白居易、元稹這樣的高手拱手稱臣。其實他的其他懷古詩也非常好,氣韻沉雄,極有力度。也正因為如此,白居易將劉禹錫稱為“詩豪”,在為他的詩集作的序中說:“彭城劉夢得,詩豪者也,其鋒森然,少敢當者。”甚至說他的詩“在在處處,應有靈物護持,豈止兩家子弟秘藏而已”。《金陵五題·石頭城》 曰:“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相傳白居易讀這首詩愛不釋手,說:“‘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後之詩人,不復措辭矣。”《烏衣巷》 雲:“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歷史感慨不是一般的深沉,真不愧“詩豪”之名。
晚年的劉禹錫心態漸漸平和了一些,與許多詩壇名宿唱和。與白樂天唱和,有 《劉白唱和集》;與裴度唱和,有 《汝陽集》;與令狐楚唱和,有 《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