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第1/4 頁)
正是因為如此,鴻宣不得不注意一些,也不能不作為。
如果需要的話,鴻宣會考慮出手,干涉人間程序。如果後世的一些事情,任其發生的話,那麼他這聖人,又有什麼意義可言?逆天不可取,改變順天上個置的人或者改變那人的思想,卻是有辦法的,鴻宣為了那諸子百家能夠發揚光大,一直鼎盛下去,便與月娥化成了中年夫婦。再次來到了人間。
鴻宣這次來到了人間,取名九流,月娥取名道婦,兩人出行時,自稱雜家,以“集諸子百家之所長,全我人族之精粹!”為號,四處講道。
這時候。孔子年老不已,他聽聞了鴻宣的話。便跑來論道。
鴻宣與月娥相似一眼,微微一笑,只聽鴻宣開口道:“卻是一樁機緣,我能唾其臉也。”
“夫君此舉。卻是難免有欺負小輩的嫌疑了。”月娥聽了,微笑道。
“無妨鴻宣哈哈一笑,卻是沒有說話。
未久,孔子與其弟子一行人到來,這九流與道婦攔住了他,只聽九流開口道:“孔子。人人說你是聖人,我與賤內身兼百家之所長,卻是有些不服,今日要與你證一番高下!”
九流說完之後。那孔子的一行弟子,紛紛臉露幾分笑意,隱隱有譏諷這九流、道婦的意思,但是孔子聽了,隱隱肅然,朝九流與道婦行了一禮,便坐了下來。這時候,道婦首先開口道刁難:“我問你,你等號稱儒者,立儒門。這儒有何教義?諸多上古教派。有闡、截、釋等大教,內含無數道法奧義,精闢奧妙,玄機無窮,修煉可以長生,行走可以救助四方,你不過遊歷幾個年,未見神通,不見功德,怎可成就一派大教?。
道婦話音一落。有理有據,原先有幾分輕視之意的孔子及其弟子一行人,頓時收起了不該有的表情,這女子雖然是一婦人,而且孔子也曾說“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這樣的話來,但並非所有的女子與小人都難養,後面還有一句“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只是說會這般的人“女子與小人”難養。
孔子所說的“女子。”並不等同於婦女,“女子”這些詞,只是婦女中“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者。同樣,“小人”也不是男人中的體力勞動者,而只是男人中的“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者。此時,他會一平等的心態,來面對鴻宣與月娥,可見一斑。
孔子聽了道婦之語,微微沉默片刻,開口道:“諸教前輩所傳教義,固然精闢。但只有教化之名,而無教化之實。這上古教派之中,闡教教義雖能闡述天地之理,有無窮玄妙變化,但凡人實在難懂,只有資質深厚者可學。卻是不好。截教有教無類,門下弟子多有奸邪,卻不可久。
老子老師所立佛教,勸人向善,固然是好,只可惜宣揚空無之論,虛有其名。
至於那西方教,只度自己,度了自己,再度他人,實在小氣,而且多有盅惑眾生之意,非我人族可取之。上古有那妖教,妖教雖好,但只適合教化妖族。與其他種族無緣。吾所創儒道。並非無那道義,吾儒道教義,有五字:智、仁、勇、義、禮。以智行我儒道,以仁救蒼生之苦;以勇破除奸佞邪惡;以義使四海眾生臣服。如此,則無不歸順,以禮待人。嚴以律己寬以律人。是以,吾儒道當並行無阻,無視千百種族之分。巫人可以為謙謙儒者,神人可以為謙謙儒者,妖人亦可以為謙謙儒者,鬼亦可為謙謙儒者!”
孔子說到後面時,豪氣混生,頭頂之上,甚至湧起了祥雲清氣,一股浩然之氣。油然而生。孔子並非說大話,自儒家之後,狐狸愛書生、仙女降凡塵,無數妖魔鬼怪,都喜好人間文事,欲讀聖賢之書,有的妖修,甚至跑到人間,抓走了人間的書生,要氣教導一窩妖修,可見
斑。
九流聽了。開口冷笑道:“據我所知,你在諸侯周國遊走,卻處處碰壁,極少有國家君主願意接受你這儒道來。枉費你這一片好心,立什麼智、仁、勇、義、禮,全被人當成驢肝肺,不為君侯所接納,只落得一身好名聲。這名聲不能吃不能喝,又有屁用?我呸”。說完,鴻宣朝孔子的臉上,吐了一口唾沫。
“豈有此理!”孔子身邊的一位弟子見狀,頓時大怒,“且讓你看看我儒門神通!”
“子貢。莫要無禮。”孔子開口道,對臉上的濃痰也不擦拭,反而朝九流笑道:“吾之儒道,有無窮真意,此時或許看不出其興盛,但吾相信,日後定會有君王接受,有我儒子門生將其發揚光大,吾之道,必將傳揚四海。為天下共知。此一時,彼一時,先生可知我人族初生,孱弱不堪?當年我人族為天下間螻蟻,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