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1/4 頁)
何況,蔣介石對衡陽兵敗的真正原因,從自身在湘北開戰之初並沒有判明日軍意圖、做出正確的全域性排程,長沙失守後沒有及時轉移作戰重心,到各路援軍遲遲疑疑形不成合力奮進解圍,他心中是有數的。說衡陽失守責任不在第10軍,但沒有說責任究竟在誰,一團扯不清的麻,一個沒有底的謎。
方先覺自己對於投降一事則一直予以堅決否認。
從衡陽回到重慶報告戰況,關於失敗之後情況,他說先是被俘,後是逃回,至於日方種種宣傳,均系造謠惑眾。
輿論當然更加看重他回到重慶的事實,所以投降之事便被擱置起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內幕逐漸傳出,仍一口咬定什麼也沒有做便不合適了。事隔30多年之久的1976年,方先覺在臺灣會見日本《產經新聞》記者古屋奎二,在敘述當年時他說:“8日晨,有自稱為日軍第11軍使者的竹內參謀來接洽停戰,當即告訴他,我們絕沒有投降之意,同時提出,(一)保證生存官兵安全,並讓他們休息;(二)收容傷兵,並鄭重埋葬陣亡官兵等條件。竹內說:‘中國軍勇敢作戰的情形,不僅在此地的日軍,就連日本天皇和大本營都已有所聞。’特地表示敬意,並對我方的條件完全同意。而日本記錄說我們投降,甚至有說是舉行了投降儀式,是絕對錯誤的,我以軍人的名譽發誓,沒有那回事。”
歷史是它們本身還是賴以表達它的那些文字?後人只能從文字中瞭解那段歷史。如果對同一段歷史的記述出現了不同的文字,那麼請聽我一句話:這就對了,從來就是這樣!
長(沙)衡(陽)會戰自1944年5月27日開始,到同年8月8日以衡陽陷落結束,日軍逆著滾滾湘江,從湖南北端推到南端,時間長達70余天。
中方參戰部隊為16個軍約40萬人,日軍先後投入10個師團兵力達20餘萬。中國軍方統計,此役斃敵19;751人,傷敵47;158人,中方將士則亡49;370人,傷41;207人。
長衡會戰中最為慘烈的歷時47天的衡陽保衛戰,第10軍守城官兵17;600餘人中,傷亡達15;000人,傷重致死和被日軍俘虜後虐待殘殺者不算,直接陣亡便達7;600人。日軍傷亡亦十分慘重,僅據日方公佈的數字,共傷亡19;380人;其中,將領和軍官陣亡390人,負傷520人。
抗戰勝利不久的1946年2月,蔣介石召見軍令部少將高參葛先才,面授搜尋衡陽陣亡將士遺骸、建立陣亡將士公墓任務。
葛先才在當地民眾協助下,廣泛尋找分散於各處草草掩埋的烈士屍骨。作戰時間僅過去一年半,屍骨卻大都腐爛。人們用籮筐將所能找到的較為完整的骨架集中在一地,挑出頭骨整齊排列,數之已達萬具以上。
整齊排列的一萬多具骷髏白骨。
那是一副副大睜著永遠不會閉合的眼睛的面孔,那是一支永遠威武雄壯的大軍!
尾 章 尋覓老兵(1)
1945年4月15日清晨,日軍第20軍司令官坂西一良在設於邵陽的軍指揮部向所轄各部下達攻佔芷江機場的作戰命令。
命令下達完畢,坂西一良坐在一把椅子上,望著面前一幅巨大的著色湘西地圖,久久沉默不語。中午,一名參謀低聲問司令官想不想吃點什麼。坂西一良自語般地對他說:“你不覺得在中國南部有這樣一座大山是多麼奇特嗎?”
“望著它山頂上終年不化的積雪,你怎能不想起本土的富士山呢?”司令官夢囈般地又說。
在名為雪峰山的廣大山地,中國將領王耀武指揮第四方面軍苦戰一個半月,斃傷日軍2萬餘,取得了粉碎日軍摧毀中國芷江機場企圖的重大勝利。
這次史稱湘西會戰的戰役的歷史意義在於,它是中國軍隊頑強堅守核心陣地,予日軍以重創並取得的會戰勝利。
自然,它也是抗日戰爭湖南戰場的最後一戰。至此,瀟瀟湘水終於流到了這段歷史的盡頭。
雪峰山的槍炮聲停息兩個多月後的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告訴他的臣民:戰爭結束了。
9月2日上午9時,美國軍艦“密蘇里”號。日本人重光葵和梅津美治郎分別代表內閣和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後,美國將軍麥克阿瑟走到麥克風前,他告訴世界:戰爭結束了。
9月的一天,平素不飲酒的毛澤東和蔣介石在重慶一同舉起美酒,兩人“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乾杯”。
抗日戰爭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