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第3/4 頁)
一枝梅在旁邊揶喻著。
我卻點了點頭,道:“他說得不錯,禹王便是以此劍冤殺了一條神龍,自然會有怨氣!”我說著猛然舉劍一揮,直砍向身邊一塊很大的岩石,“喀啦啦”一聲,竟將那塊岩石一砍兩半。所有的人都驚呆了。
自從我取出禹王劍經後,天就開始下雨,從早到晚沒完沒了。時值秋未,應該是秋高氣爽,睛和日麗,今年的天氣確實太反常了。
一路上,道路泥濘難行,處處又河水上漲洪水氾濫,許多地方又淹成了沼海澤國,我們整整花了六日六夜,車船並用,才趕到了巫山。沿途看著大片的良田被淹,成熟的稻穀還在田中飄浮,黎民百姓流離失所,我的心就彷彿是被人揪起,恨不能馬上趕到巫山,趕緊斬斷那道怨氣。
與我一起趕到巫山的還有靈兒、一枝梅、月清和尚和老頭子,而項衝、丁哥兒、王不安、嬌兒、東方太保、海妹、崔域雄伯侄與獨狐慶等人因為有傷雖沒有與我去禹王頂取劍,但早在我們之前,就已到了巫山,等在這裡。
也是奇怪,別處陰雨連綿,而巫山卻一派睛天,但走進山中,頓覺陰雲慘慘,濃霧漫漫,彷彿是處在了冥間地府。直到登上了仙女峰,才霍然開朗,天高地闊,一片明麗。
一條大江從西向東橫穿巫山而過,江水奔騰怒吼,似萬馬千軍,匯聚一峽,從瞿塘而來,向西陵而去。巫峽曲折幽深,立於江岸的巫山十二峰,好似十二個亭亭玉立的少女,在雲霧間時隱時現,讓人流連忘返。
從神女峰上遠眺,但見雲海茫茫,煙塵瀰漫,尤其是西北方向,嫋嫋而起,一絲淡淡的煙霧越眾而出,升騰起來,繚繞成了一片濃雲,緩緩向四周散去。那雲越遠越黑,越遠越密,隱隱可以聽到電閃雷鳴的轟響。
“在那裡!那股怨氣在那裡!”丁哥兒叫了起來。
“那裡一定是怨氣的出口。”靈兒也肯定道。
我仔細地望著那股淡淡的煙霧,卻發現它越來越濃了,升騰起的速度也越來越快了。我不由得又望望天空,紅日還未至中天,只怕過不了多久,日蝕就要發生了。
“走,到那裡去!”我說了一聲,率先衝下了神女峰,奔西北而去。
第三章 神龍怨(除卻巫山不是雲)(二)
也不知奔了多久,神女峰已經被我遠遠地拋到了身後,我已處在了一處高千仞的絕崖之上,崖下便是湍急咆哮的長江,渾濁的江水打著漩窩一路滾過。我拋下一片紅葉,轉眼已被捲到了江底。
“這是忘憂崖!”月清和尚在我身後告訴我:“不管任何人有任何煩憂,只要從這個崖上跳下去,就會永遠忘掉煩憂,所以它叫作忘憂崖。”
這是一個絕險之地,卻取了個如此動聽的名字,果然有它的道理。只是跳下去後,不僅是煩憂,便是歡樂也一併忘掉了,為什麼沒有人取名叫作忘歡崖呢?
不會錯的,那絲絲的霧氣就是從忘憂崖下升騰起來的,現在它還在升騰,直衝雲霄,那霧氣伴著水氣,瀰漫在整個崖上,使人看不清崖底。
“劈開忘憂崖,斬斷仇與怨!”月清朗朗地告訴我。
丁哥兒卻笑了起來:“月清啊,你說什麼鬼話?這不是木頭,也不是敵人,這是一座山,一座山崖!”
月清並不理會他,接著道:“連劈三劍,一氣呵成,絕不能有稍許的失誤和怠懈,一劍劈開長江水,一劍劈開忘憂崖,一劍斬斷沖天怨氣。”
“你是不是在說笑話?”丁哥兒又叫了起來:“劈開山崖不算,怎麼?還要劈開長江水?你難道不知道抽刀斷水水更流嗎?”
“貧僧並非說笑。”月清一本正經地道:“這條江就是他劈出來的,這座巫山也是他劈開的。”
丁哥兒愣住了,他忽然想起了他的大哥是飛龍傳人,是正宗的飛龍傳人。
“那麼,這一切全部完成之後呢?”靈兒一直在看著我,到這時才突然問道。
月清也看了我一眼,眼神中露出了無限的淒涼與悲傷,他是一個出家人,出家人不應該有這些的,但他也是人,只要是人,就會有感情。
“如果他做到了,天就會晴,水就會退,黎民百姓就平安了。”月清道。
“那麼他又怎麼樣呢?”靈兒又問。
“他……”月清忽然聲音有些沙啞,他面對著崖畔的大江,沉默了良久,才緩緩地道:“他也會解脫,從此從這個世上消失。”
大家都呆住了。
“你不是說他不會死吧?”丁哥兒不相信地再問了一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