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部分(第3/4 頁)
相反的,白衣軍如果放棄了紅城堡,放棄這個要塞,明軍肯定會死死的守住的。他們應該會很看重這個要塞。只要他們看重,那就好辦了。三天兩頭的,遲虎就帶著他的部隊前來問候一番。只要發現明軍的增援部隊,就直接在野外解決他們。幾次的戰鬥下來,估計固原鎮的明軍有生力量,應該就被消耗得差不多了。
“遲虎,來,坐”徐興夏看看四周,找了一個相對平坦的地方,翻身下馬,坐下來,和遲虎商量整個南部的整個防務體系。紅城堡的戰鬥,只是整個南部防禦體系的一部分。在寧夏鎮的南部,還有很多的地方,很多的交通要道,白衣軍都要控制起來。
白衣軍準備實行積極的防禦戰略。什麼叫積極的防禦戰略?就是說,你有打我的跡象,我就率先揍你。揍你的目的,就是讓你失去打我的動力。因此,搶奪敵人的資源,瓦解敵人的有生力量,乃是第一要務。具體的說來,就是白衣軍將以寧夏鎮南部的多個地區,建立游擊區。這片地區的人口,都全部遷走,堅壁清野。遲虎率領的部隊,就在這裡活動,主動的出擊敵人。
他們的目的,是堵截、遲滯、襲擾、疲勞敵人的進攻。他們絕對不在某個地方,死死的駐守。他們也不會長期的出現在某個地方。他們不會給敵人包圍的機會,也不會給敵人進攻的機會。他們就像是獨行千里的野狼,時時刻刻的盯著自己的敵人,而不管自己到底在哪裡。不管採用什麼樣的辦,採取什麼樣的手段,只要消滅敵人,就是勝利。又或者說,讓敵人始終無到達寧夏城一線,就是勝利。
徐興夏估計,明朝廷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明朝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到萬曆後期,已經是病入膏肓,積重難返了。最突出的弊端,就是財源枯竭,入不敷出。打仗是要錢糧的,朝廷的錢糧,不可能很多。換言之,戰爭不可能持續很久。戰爭持續的時間越長,朝廷的耗費就越大。朝廷打不過,就只有招安。他們對李自成也是使用這一招的。熊文燦就曾經成的招安了不少人。
如果朝廷招安,就意味著大規模的戰事結束。徐興夏當然不會相信朝廷真的會放過自己,歷史上,只要是走上造圌反道路的,除非是最後自己當皇帝,否則,基本都沒有好下場。但是,這對於白衣軍的總體方略來說,是有好處的。白衣軍要對外擴張,就不能將太多的兵力,繼續用在內部的爭鬥上。畢竟,幾十萬人的韃靼騎兵,不是開玩笑的。白衣軍必須集中兵力,才能戰而勝之。
這就是白衣軍在南線的主要防務策略,讓敵人知難而退,望而生畏。當然,如果可以讓敵人退避三舍,手足無措,那就更好了。徐興夏相信,以遲虎的能力,是可以做到的。他麾下的射聲軍,就是最大的信心保證。固原鎮的明軍,想要進入寧夏鎮,鎮堊壓叛亂,不huā費一點重大的代價,是絕對不可能的。
至於東線,主要是寧夏後衛一帶。磁窯寨那邊,徐興夏準備交給高一他們負責。從這個方向來的,應該是延綏鎮的明軍。高迎祥、高一他們,對於延綏鎮的明軍,應該是相當熟悉的。有他們橫在磁窯寨一帶,延綏鎮的明軍,想要進入寧夏鎮,只怕也沒有那麼容易。當然,其他軍鎮的明軍,也可能從這個方向到來。不過,如果其他軍鎮的明軍到來,白衣軍的援軍估計也到了。
西面,自然是甘肅鎮的官軍。他們的數量估計不會很多。因為,甘肅鎮本身的明軍,就沒有多少。他們又侷限於錢糧的掣肘,不可能出動太多的援軍。張逸的鷲騎軍散兵,負責牽制就好。甘肅鎮到寧夏鎮,千里迢迢的,光是趕路,就足夠明軍頭痛了。
隨著白衣軍的新兵,逐漸的訓練成熟,白衣軍各個部隊的軍力,都會飛速增長的。屆時,隨便一支白衣軍部隊,都能擋住上萬的明軍。朝廷可以出動的明軍,又能有多少萬?當年的抗日援朝,出動的明國大軍,也不過是寥寥數萬人而已。
最重要的是,隨著寧夏城的各項工作,逐漸的走上正軌,白衣軍的綜合實力,肯定會進一步提升的。特別是三個鍊鐵高爐的出產,對白衣軍的戰鬥力提升,有著直接的作用。原本制約白衣軍武器裝備生產的原材料問題,得到了徹底的解決。只要日月銃的產量,達到每天一百支,白衣軍就不缺乏武器了。
有軍隊,有地盤,有糧草,有穿越者的學識,他徐興夏需要擔心什麼?相反的,應該擔心的,應該是朝廷,是內閣,是萬曆皇帝!假以時日,他肯定會擊敗他們的!”
京師,紫禁城南部,吏部衙門。
兵部尚書周嘉謨的轎子,慢慢的進入了吏部的後堂。這是他的專利。吏部乃六部之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