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部分(第2/4 頁)
其他的兩個營,暫時都只是空架子。不是徐興夏沒有錢,而是沒有相應的人才。海軍陸戰隊的組建,比陸軍複雜多了。他必須等到鯊魚營的一批官兵,積累出經驗以後,才能有效的擴軍。
混合艦隊的首航目標,就是錫蘭,也就是後世的斯里蘭卡。
這是印度洋進入太平洋的要衝。只要是正常航行的船隻,從印度洋進入太平洋的話,都會在錫蘭港停靠的。反過來說,這也是太平洋進入印度洋的要衝。來自太平洋的船隻,在進入印度洋以後,也需要在錫蘭港停靠,休息水手,補充淡水,檢修船隻。
這一點,即使在四百年以後,都沒有大的改變。在核動力軍艦時代,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來往的軍艦,還是會選擇在斯里蘭卡短暫停留的。例如美國的某些軍艦,就經常在斯里蘭卡停靠。至於一般的船隻,停靠的次數就更多了。
錫蘭當時是控制在葡萄牙的手裡。
葡萄牙駐錫蘭的代表,乃是一個理事級的小人物。
顯然,葡萄牙人對於錫蘭本身,是不太重視的。主要的原因,是錫蘭本身,沒有什麼值錢的資源。東方世界最值錢的各種“香料”,在錫蘭島根本就不存在。當時的世界,航海的目的就是賺錢。對於沒有賺錢專案的地區,肯定不會重視的。
由於本身的海軍實力不強,葡萄牙在錫蘭實行的,乃是自由開放的政策。錫蘭港本身是沒有任何防備的,沒有軍艦,沒有炮臺,沒有守備軍,只有極少數維持地方治安的武裝人員。只要支付一定的費用,所有的船隻,包括戰艦在內,都可以在錫蘭港自由的停靠。水手上岸休息,補充淡水和食物,檢修船隻,做什麼都行。
正是由於實行開放的自由的政策,才沒有引來其他列強的攻擊。
當時的海權觀念,還沒有正式形成。即使是西洋列強,也只是意識到,海洋能帶來財富。但是對海洋要點的控制權,還沒有清楚的認識。準確的來說,他們的腦海裡,還沒有明確的海洋霸權的觀念。如果是在數百年以後,馬漢提出《海權論》以後,錫蘭港的地位,就炙手可熱了,估計各大列強,是要打崩頭的。
白衣軍海軍,剛好搶在他們反應過來之前,將錫蘭港有效的控制起來。西洋列強不懂得海權理論,徐興夏自己則是非常清楚的。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啊!這對於白衣軍海軍進出印度洋,陸軍攻打莫臥兒王朝,都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錫蘭島的北面,就是古印度的莫臥兒王朝。
當時的莫臥兒王朝,還是比較強大的。嗯,準確來說,是在南亞地區中比較強大。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莫臥兒王朝已經完全統治了南亞大陸。它的上一任皇帝,就是阿克巴大帝。這個人,在印度的歷史上,是非常有名的。在阿克巴死後,繼位的乃是賈漢吉爾。這個人的才能不咋樣,進取不足,守成還是可以的。
白衣軍的基本戰略,是先控制莫臥兒王朝的各個港口,進而控制莫臥兒王朝的大部分海岸線。最後,才動用一定規模的陸軍,對莫臥兒王朝進行致命的一擊。白衣軍海軍混合艦隊肩負的任務,就是尋找一個合適的突破口,將一枚釘子牢牢的打進去。
莫臥兒王朝的港口中,最為重要的,當然是卡利亥特。最初,葡萄牙人來到印度沿海地區,一眼就發現了卡利亥特的價值。他們立刻在當地修建了港口,駐紮士兵,修建堡壘,將其變成葡萄牙的據點。但是後來,西班牙人到來,這個據點就被西班牙人控制了。再後來,荷蘭人興起,卡利亥特又被荷蘭人控制。
難怪西洋列強如此重視卡利亥特,實在是卡利亥特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它是印度洋東部最最重要的港口之一。重要到什麼樣的地步呢?不可或缺的地步!如果無法成功的控制卡利亥特港口,商船往來印度洋的難度和成本,都將大大的增加。
在壞血病還沒有得到徹底預防的年代,所有的海船,都必須儘可能的沿著陸地行駛,以便隨時可以靠岸。一旦航行的時間過長,水手就會沾染壞血病,只有靠岸才能解決。而印度洋的北部,海面遼闊無邊,根本就沒有多少可以停靠的島嶼。
印度洋北部很寬很大,西部的索科特拉,是一個大海島。東部的卡利亥特,則是距離索科特拉最近的港口。無論是風向還是洋流,都將兩者非常緊密的聯絡到了一起。從索科特拉到卡利亥特,絕對是最方便的,最安全的,成本最低的航線。
要控制印度洋,卡利亥特和索科特拉,就是兩個不可缺少的據點。
目前,荷蘭人依然在卡利亥特有相當數量的駐軍。在荷蘭人丟失了南洋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