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第2/4 頁)
秘書長林風謊稱那浩楠去南邊整頓南洋水師去了,這宣旨太監自然不想大老遠的跑到南京去宣旨,加上林風以一萬兩銀子相賄賠,這宣旨太監哪見過一萬兩銀子,頓時樂呵呵的讓林風代鄧浩楠接旨,草草了事。
“賜爵一等忠勇伯超品,食封三千戶,賜封號徵北大將軍,欽受五軍都督府右都督正一品,加太子太保從一品,領兵部左侍郎銜正三品,實受遼東都指揮使司都指揮使正二品,實受南洋水師都督從二品,準開遼東都督府,賜建徵北大將軍府,賜鄧浩楠之妻楊婉淑為誥命夫人,另賜蟒袍、玉帶、御墊、御馬、絲綢、瓷器云云
前面的賜爵、食封、賜號、欽受、加銜、領銜一大堆,但都不過是個名頭而已,大明的官員幾乎每個人都有一堆沒用的頭銜,但實權卻是很少。
皇帝給官員一大堆的頭銜,不過是照顧官員的情緒,讓他們有份榮譽感而已。
一等忠勇伯也是終身制,並非世襲。只有後面的實受,對鄧浩楠才是實實在在的東西。
實受遼東都指揮使,相當於遼東戰區二號軍事長官,一號為遼東經略。但是明朝後期,文官集團實力膨脹,薩爾滸大敗之後,武官成了替罪羊,地位和實權一落千丈,因此明廷推出的巡撫制度漸漸對戰區權利進行侵蝕。也就是說,袁崇煥的遼東巡撫,也是正二品,名義上沒有鄧浩楠的官大,但實際上依然掣肘遼東都指揮使司。因此這個官職雖然是實受,比平遼將軍高出了兩級,但依然受制於人。
不過,朝廷準邸浩楠開遼東都督府,這才是讓邸浩楠成為名正言順的軍閥割據勢力的關鍵。
遼東都督府,隸屬中央五軍都督府,不歸袁崇煥管。而袁崇煥領兵部右侍郎頭銜,比邸浩楠的兵部左侍郎頭銜略微低,袁崇煥食封一千戶,而鄧浩楠是一等忠勇伯,這樣不論名頭還是實受,鄧浩楠都不再受到袁崇煥的節制。
至於賜建徵北將軍府,還不是鄧浩楠自己掏錢修?賜楊婉淑的誥命夫人也是個名頭。
所謂誥是以上告下的意思。古代以大義諭眾叫誥。古代一品至五品的官員稱誥,六品至九品稱劫。明清時期形成了非常完備的誥封制度,一至五品官員授以誥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夫人從夫品級,故世有“誥命夫人”之說。誥命夫人跟其丈夫官職有關。有俸祿,沒實權。
不過,對於那浩楠集團來說,所有的頭銜都是虛名,朝廷準鄧浩楠開府就是不給鄧浩楠軍餉了,因此若論實實在在的東西的話,那麼只有賞賜的官服以及另賜的蟒袍、玉帶、御墊、御馬、絲綢、瓷器等東西了。
宣旨太監受到了林風的鉅額賄賠,自然拿人家的手短,便將他此行的目的跟林風一一說了出來。
原來魏忠賢自然不放心鄧浩楠的事情,派他來宣旨的同時,順便試探那浩楠的政治傾向。
顯然,如果鄧浩楠不跟魏忠賢站到一起的話,那麼就會遭到魏忠賢的打壓,眼前獲得的名頭,搞不好魏忠賢一句話就給擄了。
魏忠賢權勢詣天,林風自然不敢表露任何的不滿態度,稱鄧浩楠一真想要巴結九千歲,正準備給魏忠賢立祠堂供奉。宣旨公公聞言大喜,連忙告訴林風有這個祠堂便可以了,九千歲定然當那浩南為自己人。
接著提起雕龍金暮子的問題,鄧浩楠早有準備,命錢順打造了三十個各式各樣的精美雕龍金薦子,其中還仿造了一個十字花頭的薦子,只不過上面的齒紋卻是不同,準備用來對付魏忠賢。此時提起,林風直接將這三十個金薦子交給宣旨公公,帶給魏忠賢。
陪同宣旨公公一起來的,還有北洋水師都督、魯幫的幫主李德海派來的“特派員”。
對於魯幫來說,朝廷對於那浩楠的恩典,只能羨慕一下,時於他們這些給閣老大臣們打工的人來說,卻是沒有任何的關係。李德海唯一關注的就是鄧浩楠在旅順建設的海軍基地,以及對朝鮮和琉球的貿易。
旅順海軍基地就在登州北洋水師的對面,鄧浩楠作為南洋水師提督,不在南邊建造基地,卻是跑到北面來。自然令北洋水師不滿。
如今朝廷允許邸浩楠開府遼東,這種不滿也無處發洩了,只能怪朝廷大臣們盡幹些荒唐事情了。
無法阻止鄧浩楠在旅順建設海軍基地,只能退而求其次,尋求跟鄧浩楠的合作了。
感謝書飛石投出的寶貴月票!,B!~!
┏━━━━━━━━━━━━━━━━━━━━━━━━━┓
┃∷書∷書∷網∷∷∷∷∷∷∷∷∷∷∷∷∷∷∷∷∷∷∷┃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