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第3/4 頁)
李月姐迎著方氏的眼光,微微的撇了撇嘴,有些事她即然感到可疑,就不能不問的,誰知道會不會牽涉到自家這邊。再說了,如今問清這些,那不也還是為了榮延好,二嬸就是不識好。
“爹,有事進屋說。”一邊李二看著西屋這邊還有外人,到底家務事,不想外揚,連忙請自家老爹屋裡說話,那方氏也跟在後面進了東屋,轉身又重重的關了門。
“呸,什麼得性。”月嬌揮了揮拳。顯然有些不憤方氏的態度。
“算了,別理她。”李月姐拍了拍她的額頭,然後轉身看著墨易和跟著墨易一起來的宣周:“一些家務事,讓宣先生見笑了。”
“不客氣,是我打擾了。”那宣周施了一禮道。
“姐,宣先生最近在研究柳窪的氣候,他說,這幾年各地連年乾旱,雖然今年入秋以來下了幾場雨,旱情有所緩解,但情形還不容樂觀,另外,久旱之後必有久澇,所以,想系統的研究一下咱們這一帶的氣候水紋,需要一些過去的氣候資料,我記得爹那幾本河工筆記上,每一篇的打頭都有一些柳窪氣候和水紋的記錄的,所以就帶宣先生來看看。”這時墨易道。
李月姐聽這個,腳步不由的頓,後年開春,正是柳窪水患之時啊,不過,墨易已經按著阿爹的河工筆記,建了河壩了,柳窪鎮還會不會如前世那樣遭受水災就不好說了,不過,幹什麼總得兩手準備,萬一這場水災真逃不過的話,有宣先生的水文調查,或者更能給鎮上的人起一些警示的做用。
“那好,墨易你帶宣先生去你屋裡看阿爹的筆記,我這裡燒晚飯,宣先生就隨茶便飯唄,我一會兒給你們送屋裡去。”李月姐留飯的道。
“好,那多謝李姑娘,說起來我可正要討杯水酒吃,墨易估計要升官了。”這時宣周笑道。
“沒的事,宣先生別取笑我,我自家知道自家的事情,哪有我這點年紀就當官的。”墨易道,微皺著眉頭,並不見的有多高興。
“怎麼回事啊?”李月姐自不免好奇的問。說到要升官。李月姐是不信的,自家墨易沒有功名,只是一胥吏,在衙門裡。也就是跑跑腿,乾點河工上的差事,有這樣已是不錯了。升官雖然有流外栓這事,但能從流外栓升上去的,無不是積年老吏,又如何是自家墨易這點年紀能做到的,但看宣周這話,又不象是開玩笑,所以就更好奇報。
“抓倉成的事情。墨易算是立了大功了,這柳窪的麥場大倉雖然剛建,而且也很小,但做為京倉一個輔倉,雖然暫時地位不顯。但未來地位還是很重要的,而每個倉的倉頭倉子等都是各地衙門派的人員,但這種倉要受京裡戶部監察的,一般來說,戶部會派監倉主事來監察,昨晚,倉成的事情發了後,楊大人就連夜派人進京去了戶部,戶部今天也派人來查了。來的人正是於子期於大人,就提到了監倉主事的事情,雖只是從九品,但倒底是入了流了。於大人墨易在這事上立了大功,說由他舉薦,讓墨易頂上監倉主事的差事。所以,豈不是要恭喜墨易了。”宣周道。
“誰稀罕他舉薦。”墨易嘀咕了句。
原來是這樣,李月姐明白,至於墨易的話,李月姐心裡也清楚同,墨易心裡還怪著於子期,不想承他的情。不過,李月姐卻知道這是一個機會,象柳窪麥場這樣的小倉,京裡的那些人物是看不上眼的,要不然,也輪不到倉成來做這個倉頭。而這個監倉主事,從九品的銜,那些有背景的人物還真不看在眼裡,但對墨易來說卻是機會難得,墨易因為在這件事裡面立的功,再加上背後還有楊東城和於子期推他,可以說是水到渠成。墨易可以藉此完成由胥吏到官員的跨躍。
這入了流的,就算是從九品,那也是官。當然,墨易當不當這官李月姐倒也真不太在意,但之前墨易是屬於胥吏衙差一流,接本朝規定,以後其子是不能參加科舉的,如果能順利頂上這監倉主事之職,那這一條就廢除了,這機會自然不能放過。
於是便抿著嘴叮囑了句:“行了,於大人楊大人一片好心,你別辜負了。”
“嗯。”墨易對自家阿姐那一向是從善如流的,便點點頭,然後帶著宣周去了他的房間,李相公留下來的河工筆記全在他的房裡。
李月姐則出了屋進了廚房,就看到月嬌正在掐菜葉子,月娥在灶頭燒火,邊燒灶子,一邊又在納著鞋底。
“月娥,不對吧,你這鞋底二哥穿著不大嗎?”這時,月嬌看著月娥手上的鞋底,便靠過去,仔細的打量一下道。
“不是給二哥的,二哥的已經做好了。”月娥慢條斯理的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