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第2/4 頁)
有碼頭上的腳伕行,如此,怕也顧不上養豬啊,這豬養少了起不到作用,養多了,卻沒人力。”
“怕什麼,沒人力請人啊。”鄭屠娘子理所當然的道。
“請誰?”李月姐反問。
這一下鄭屠娘子倒是頓住了,是啊,請誰?自己新來乍道的,不知根不知底的怎麼請?
“咱們柳窪不是好多逃難的現在都在這邊嗎?”鄭屠娘子不確定的道。
“二嬸子你覺得好嗎?”李月姐又反問。雖然請人是一種辦法,但卻不是最好的辦法,這請人養豬,滿打滿自也要不了多少人,倒時請誰好,都是同鄉同鎮的,到時你請了這個沒請那個,就得罪了人,再說了一開始,這工錢少了,反而讓人離心,這工錢多了,以鄭家現在攤子又有些吃不消。
鄭二嬸子顯然也想到了這一點,不由氣的拍拍大腿:“那怎麼辦?”
“我們可以發動柳窪人自己養豬啊,到時候,我把養豬的技術傳給大家,而二嬸子,你若是有心的話,可以先買豬仔來,先賒給大家養,等到出欄的時候,按照價格除了豬仔的錢就行了,到時,大家還不得說一聲鄭二嬸仁義啊。”李月姐道。
柳窪人逃難到這邊,那家家戶戶手頭都緊巴巴的,日子難過的很,本來說動他們養豬並不容易,但如果鄭二嬸子直接發放豬仔讓大家養,這就讓大家減少了很大的負擔。
如今大家也算是在通州新城這邊落腳,又分了屯田,雖然都是荒地,但暫時圍個院子也不難,更何況,哪家都有些半大的小子丫頭,幹別的事不行,打豬草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再配上豆渣,還可以去各酒樓和飯館收一些剩飯剩菜的,這樣算下來養一頭豬並不費多少銀錢,而且,分的屯田今年開荒是不會有收成的,但到了明年,開春地裡的一些投入卻是不能少的,到時說不定還得指望著家裡養的豬,如此一來,大家定會盡心養好豬,而因為豬仔是鄭家賒,到時候豬自然是賣給鄭家,得的銀錢也能補貼一點大家的生活費,鄭屠家的豬肉來源也解決了,還能讓大家更齊心,何樂而不為呢。
鄭二娘子聽得李月姐這一番話,兩眼瞪的滴溜圓,好一會兒卻是重重的一拍巴掌:“你這丫頭腦袋瓜子好使,這個法子好……我還可以去收一些半大的豬來,這樣,不等明年,年前豬就能出欄,到時,大家就能過個好年,而我家的生意就能穩了。”鄭屠娘子也不是個傻的,很快又抓住了一點。因著柳窪水災,對於她家的豬肉一時供應不到量,京城的一些老主戶還是能瞭解的,而只要過年那一段時間能穩住,那明年就不成問題了。
“這半大的豬仔人家捨得賣?”李月姐問。
“怎麼不捨得,遭災的可不止咱們柳窪。這幹河渠周邊十幾個村鎮呢,就我所知,就有不少人想出手的,只是豬太小,一時賣不掉罷了。”鄭屠娘子道。
“那倒正好。”李月姐點點頭。能這樣,到時讓大家過個好年,那就更好了。
“好。就這樣說定,回頭我跟我當家的說說,讓他帶鐵柱去收,對了,月姐兒,你打算養幾頭啊?”鄭二嬸子問。
李月姐自不用賒,不過,鄭家要買的。自然是一起買了:“我要三頭半大的,兩頭小豬仔,這樣過年的時候。我自家留一頭,兩頭賣給你家,等到明天還能出兩頭。”李月姐打算的好好的。
“那是。你家墨易跟年家那丫頭要成親了,得辦酒,還有聽說你家月娥也要出嫁了?”鄭二娘子問。
“不錯。”李月姐點點頭。
“月娥怎麼這麼急啊?”鄭屠娘子不免要問,畢竟,墨易提早成家還好說一些,長男是頂門立戶的,早成親早立戶唄,反倒是月娥,這長姐沒嫁,怎麼妹子反倒要嫁了,畢竟月娥今年才十五,不算大,一般農家十六七歲成家才是普遍的。
“宣周跟周家有些關係,答應了周老爺送棺回鄉的,這一去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來,所以就提早給她辦了。”李月姐道,宣周跟周家的關係別人是不曉得的,李月姐也就不明說。
“唉,周家算是完了,不過,活該,也幸好有人把他們送回鄉,要不然,這次害得大家這樣,到時說不定掘墳的人都有。”鄭屠娘子沒好氣的道。
這回,柳窪人算是把周家人給恨死了。
李月姐點點頭。然後告辭了,鄭屠娘子自去跟鄭二商量。
李月姐回到家裡,下午,又叫了墨易一起去新城郊屯子那邊。一起落戶衛所的柳窪人也全都過來了,大家正聚在一起說蓋房子的事情。雖然這一片看上去滿目荒涼,但對柳窪人來說,這就是以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