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第3/4 頁)
問了盧知事,他說這案子最好請於御史出面,所以,有些事情我想問問於大人。”李月姐說著,
咬了咬牙,把冊子拿了出來,墨易接過一看,倒吸一口氣,臉都變白了:“這……這從哪裡來的?”
李月姐便把這冊子的來處說了說,然後道:“我本想著有這冊子,你姐夫既能完成二王爺交辦的事情,又能得大功一件,本是歡喜,可如今局勢變換,這淌水我實在不想你姐夫去淌,而你姐夫進這官場走的是旁門,再加上底子淺,又年紀輕,這大功便是得了於他也沒什麼益處,萬事總得按部就班的來,這等事情畢竟不是你姐夫一個監督主事的事情,於大人做來比他名正言順,再加上江淮仕林底子深厚,抗的住這事。”
對於自家大姐說的,李墨易深以為然,只是大姐這般,萬一以後姐夫知道,夫妻之間不免要起嫌疑。
李月姐知道墨易的意思,嘆了口氣:“就這一次吧,賭便賭了。”
長姐 第二百零七章 進展
於子期沒一會兒就來了,他本以為是墨易約他,沒想一進花廳,卻看到了李月姐。一身青色葛衣,花枝紋比甲,平髻,一朵壓發花,簡簡單單的婦人妝扮,卻透著別人身上少有的堅強和清麗。
對於李月姐,於子期的感覺是特別的,當年,李月姐兩次救命之恩,他本以為今生李月姐會是他的娘子,可不成想,最後孃親卻私自為他定了親,再加上李家人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樣子,最終這段緣份便散了。
而如今,李月姐已經鄭典的娘子了,只是這私下裡相見,心裡難免有些悸動,平復了一下心情,他便衝著李月姐拱拱手:“是鄭夫人要見於某?”
“是的,於大人,請坐。”李月姐福了福,示意於子期上坐,一邊墨易衝了茶端上來。隨後便站在一側。一個有婦之夫,一個有夫之婦,這般私下見面那是不合時宜的,有他站在一邊,總歸有個說法了。
雙方落坐,李月姐也不多說,直接拿出那幾本冊子放在於子期的面前。
於子期狐疑的看了看李月姐一眼,隨後才翻開冊子,才看了幾眼,隨後又看了賈五郎留下的那封信,便猛的站了起來,兩眼定定的看著李月姐,李月姐坦蕩的對視,好一會兒,那於子期才深吸了一口氣:“鄭夫人,你這是何意?”
“前有西倉大火,後有柳銀翠案,內裡具有曲折,倉場弊情之深天怒人怨,此冊子便是證據,大人是御史,平冤糾弊,義不容辭。”李月姐一字一頓的道。
“據我說所,鄭大人也是暗中得了二王爺的囑託,來查倉弊漕弊的。此冊子你為何不交於鄭大人,須知到時可是大功一件。”於子期如今在官場是幾年,心思早不負當年那般的義氣,自不免懷疑李月姐的居心。
官場之路,如履薄冰,便是至親之人都免不得要揣摩一下心思。又何況李月姐這樣的人。
“此事雖是大功,但亦有可能是大禍,我家大人入仕之途本就偏門,再加上出身低微,如今朝中局勢又十分的莫測。一但案發,到時我大人必成眾矢之的,此次壩樓坍塌之事就是警告。我不想讓鄭典再遇上這種兇險。這次他躲過了,下次呢?”李月姐亦沒有絲毫的隱瞞,坦坦蕩蕩的道。這次若不是鄭典出了這等兇險,李月姐也下不得這決心。
“所以,你便利用我來辦事。鄭夫人為了令夫也算是用心良苦啊。”於子期那臉不由的沉了下來。
“於大人可以選擇接還是不接的,妾身並不強求,只是此事於鄭典雖是大凶險,但對大人來說。應該是大機會,大人在通州三年了,有此一樁大功。那便會青雲直上,而你背後有著江淮仕林,又何俱別人的報復。”李月姐道。這些。那盧知事已經分析透了,李月姐也看得清,想來於大人亦能看得清。
於子期聽得李月姐這一翻話,兩眼便亮了幾分,然後一手握著冊子,便在屋裡踱著步子。
李月姐和李墨易相視一眼,默默的等著。
“好,這事我接下了。”好一會兒,於子期道。這對他確實是一個好機會,隨後他便告辭了,既然拉下,他便要去安排,這事情牽涉之廣,辦的越快越好。
李墨易相送。
候著於子期離開,李月姐才靠在椅背上,長長的出了口氣,其實她心裡一直提著口氣呢。
出門之際,天上下起了密密的細雨,遠處運河上拉縴的縴夫喊著號子,同街上的小販的吆喝聲相互,整個通州即透著熱鬧也透著一股子溫潤。
第二天,鄭典一大早上了衙,李月姐整理好家務,便帶了青蟬一起回了新屯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