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六章 不是出線那麼簡單(第2/8 頁)
人,而且這三個人完全沒有重複。第一場比賽是門將安柯,第二場是張俊,那麼這場比賽我想毫無疑問應該是楊攀。邱素輝的調教非常成功。雖然張俊是隊內的頭號射手,但並不完全依賴他一個人。這樣的中國隊不會因為某一個人的缺席而影響到全隊。”
解說員的評價很專業,很中肯,可是對於主角來說這不是什麼好事。
※※※
距離比賽結束還有十幾分鍾,雙方戰成2:2平,這個比分如果保持到終場,中國隊將以小組第二的身份出線。
烏克蘭肯定不會讓比賽最後打成平局,可是目前來說他們只能先回收一下,因為後防線上的漏洞太多了。如果不是後防線的問題,怎麼可能讓中國隊接二連三的進球?
敵退我進。烏克蘭一收,中國隊自然就進攻,雖然平局就能出線,可是邱素輝帶領這支球隊之後,灌輸的就是在平局就能出線的情況下絕對不能保守,中國隊以前在這上面吃的虧還沒吃夠嗎?
這個時候邱素輝作出了第一次換人,他用趙鵬宇換下了李逸,一個左前衛換下後腰,意思再明顯不過了:進攻,進攻,還是進攻。
這樣以來,趙鵬宇是左邊前衛,克魯;李被扶正到了前腰的位置上,楊攀也回到了他最喜歡的右邊前衛。雖然少了一個工兵,但邱素輝認為憑李永樂能頂得住,再加上趙鵬宇和楊攀還可以回撤防守。
現在不是過多考慮防守的問題,趙鵬宇上場的時候邱素輝告訴他:“上場去告訴他們,除了進攻外沒有別的指示,一定要進球,一定要贏!”
一定要進球,一定要贏,這就是指示。
李永樂很少自己主動前插參與進攻了,他需要提防舍普琴科和沃勒寧的突襲,他更多的是把球分到兩邊或者交給克魯,讓這個前腰真正負起組織進攻的重任。以前在邱素輝的戰術中,克魯更像一個左邊前衛,而不是前腰。
克魯接到球,他左腳踩球,順勢一個轉身,正對前方球門,掄腳做勢要打,烏克蘭的後腰上來擋,他便把足球一扣再向外一撥,乾脆利落的晃了過去。
他抬頭找人。要傳球嗎?
克魯並不是把球停下來再抬頭找人,而是在帶球過程中找。這一點和卡卡很像,但也只是一點點。卡卡幾乎是一直抬著頭在帶球,而克魯只在需要找人的時候才抬頭,更多的時候他用的只是眼角的餘光。
有一個烏克蘭後衛見克魯側對他,頭卻扭向相反的方向,以為有機可趁,想下腳剷球。卻沒想到克魯雖在抬頭找隊友,餘光卻在注意著對手的行動呢。
他見有人撲上來,離開踩球一個馬賽迴轉,把對方和足球隔開,再把足球一帶,抹了過去。
這個轉身後他也正好加速帶球向前插,直插對方禁區。
沒料到克魯輕輕鬆鬆連過兩人,烏克蘭後防線上有一些慌亂,一下子撲過來兩個人,克魯等的就是這個。他右腳把球向右前方一捅,足球從兩人之間穿了過去,滾向沒人的後方。
“漂亮的傳球!”
在後衛線和門將之間一直便存在一個很微妙的地帶,真空地帶。這個地帶可大可小,進攻方的任務就是尋找這個地帶,並最大限度利用它。而防守方則正好相反。
其實說白了就是越位與反越位,哪怕對方在怎麼收縮防守,也存在越位空間,幾乎所有球隊都會使用造越位戰術,雖然風險很大,獲得利益卻同樣不小。
剛才克魯就是趁烏克蘭壓上造越位的時候,傳了一個空檔球,他看到了那邊的吳上善,憑他的啟動速度,應該能追的上。
為了避免中途被斷,克魯故意把球傳的有些大,有些靠近門將。
吳上善啟動,他像第一個衝欄而出的賽馬一樣,從和後衛們的平行線上一躍而出,有人舉手示意越位,但邊裁只是跟著跑,並沒有任何表示。
反越位成功!
這種情況下,不管是否越位,門將都要出去。兩人向同一個目標撲去,就看誰更快了。
足球距離門將比較近,吳上善看這情況,知道自己頂天了就是和對方一起到達,到時候根本沒法做接下來的射門動作,他決定用非常規動作來射門,那就是――剷射。
他倒地向足球滑去,門將也倒地撲向足球。兩人幾乎同時到達,足球從兩人中間蹦了出來,主裁判哨音也響了。
衝撞門將!
主裁判給了吳上善一個口頭警告,這個時候烏克蘭的門將還躺在地上沒起來,捂著臉翻來覆去。
烏克蘭的隊醫足足治療了三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