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阿喀硫斯的腳踝(第5/5 頁)
體和球迷的聲討,還有來自足協的壓力讓他身心俱疲。從敘利亞回來,國奧隊就地解散放假一個星期。而作為主教練的他則要留在首都接受領導們的質問。
為什麼在客場面臨困境的時候不換人?
為什麼前後兩場比賽判若兩隊?
為什麼要把以前的國奧解散,重新找一些連職業聯賽都很少打的年輕人?
為什麼要實行長達兩個月的封閉訓練?
為什麼對於隊內的矛盾隱瞞不報?
為什麼忽略隊員們的思想教育工作?
為什麼不召回張俊和楊攀?
為什麼……
邱素輝頭都大了,一個星期之內五場反思總結會,場場他都是被批鬥的物件,就差讓他站在主席臺上戴高帽,開飛機了。如果不是陳煒在一直幫他辯解,也許他真的就被羅文強解職了,看得出來足協掌門人的臉色很壞。
做中國足球的拓荒者。這是自己在荷蘭的豪言壯語,但現在怎樣看自己都像一個“拾荒者”,處處受氣,步履維艱。
批鬥歸批鬥,在新聞媒體前,中國足協仍然力挺邱素輝,滿臉堆笑地衝記者們說:“足協信任邱素輝的能力。”
他們也總不能自己打自己耳光吧?況且不管怎麼說,國奧隊總算是在倉促組隊兩個多月後跨過了敘利亞這道坎。
而美國女足世界盃開賽在即,足協也可以歇口氣了。因為大家關注的焦點都放到了美國,放到了曾為中國帶來無數榮譽和聲望的中國女足身上。
只可惜造化弄人,中國足協最後一塊遮羞布都讓第一次闖入淘汰賽階段比賽的加拿大女足給撕了下來。代表中國足球輝煌歲月的女足終於還是成為了一個過去,一段歷史。鏗鏘玫瑰終於無法抵禦時間的侵襲,在美利堅凋謝了,所有的問題與矛盾都被失敗的大浪衝了上來。
國奧的前途黯淡與女足的衰敗。本該是豐收的金秋卻處處充滿了憤怒與無奈的傷感,也許能讓國人振奮一下的也就只有張俊在荷蘭的持續進球了。
當楊攀還在博洛尼亞為踢上球而苦苦掙扎的時候,張俊卻在用一個接一個的進球向人們證明著米蘭實驗室的錯誤。而現實也在不知不覺之間將他推上了中國足球唯一希望的地步。不論足協,媒體,還是普通球迷都非常有默契地把自己對中國足球的失望與不滿增加了十倍轉化為對張俊的期望。
張俊那支被米蘭實驗室詛咒過的腳踝竟然承擔著上億人的殷切期望,這恐怕連當事人都不曾想到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