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零章 暢遊花都(第5/7 頁)
在沙發上,呆呆的想了半天,然後說道:“我也不清楚。就在市區裡面轉轉吧,我們好久沒有一起逛過街了。”
張俊點點頭。自從蘇菲來了佛羅倫薩之後,除了一開始他們經常出去到處走走之外,後來一起出去逛街的時間確實越來越少。究其原因,不過是他成天訓練、比賽,還有一些新聞界的應酬和贊助商的商業活動,而蘇菲作為一個足球記者,閒暇時間也不是很多。
※※※
florence,firenze,florenz。
以上三個名字分別是“佛羅倫薩”的英語、義大利語、德語叫法。不過張俊和蘇菲都更喜歡詩人徐志摩對它的叫法――翡冷翠,這個名字來源於他1925年7月寫的一篇名為《翡冷翠山居閒話》。而“firenze”在義大利語中意為“鮮花之城”。從這些稱謂中都可以看的出來,佛羅倫薩是一個非常非常美麗的城市。
現在的“佛羅倫薩”很明顯是按照英語為原本翻譯的,可是這根本不能體現出佛羅倫薩這座城市的內涵,和那種高貴的氣質。
雖然是義大利托斯卡尼大區的首府,但是佛羅倫薩其實並不是一個很大的城市。佛羅倫薩分為老城和外城,老城才是在國際上大名鼎鼎的佛羅倫薩,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的世界文化遺產,不能改變了。每年無數遊客千里迢迢跑來佛羅倫薩看的就是這老城。
站在西尼約里亞廣場(又稱市政廣場)上,可以俯瞰整個佛羅倫薩,這個城市沒有那種玻璃幕牆的摩天大樓,最高的建築都是鐘樓和教堂,它們是佛羅倫薩幾個世紀的榮辱象徵,也是佛羅倫薩的標誌性建築。
佛羅倫薩不是一個國際大都市,實際上整個歐洲也沒有多少可以稱得上“國際大都市”的城市。不像中國,“國際大都市”遍地開花。
佛羅倫薩地方小,道路也很窄,路兩旁的建築要麼都是有上百年曆史的老建築,要麼就是仿照古建築修建起來的房子。奶黃色的牆,橙色的屋頂,在藍天白雲,陽光映照下,顯得非常溫暖。
張俊至今也不是很清楚,為什麼歐洲很多地方建築都喜歡用紅色或者橙色來做頂,荷蘭如此,佛羅倫薩如此,葡萄牙也如此。
蘇菲是這樣解釋的,也許暖色調的屋頂看上去就像家裡面的燭火,讓人們一看到那屋頂就想起了家。
張俊想想也是,據說佛羅倫薩古時,遠行歸家的人們只要遠遠看見花之聖母瑪利亞大教堂的紅色屋頂,就知道家快到了,心裡就有底了。那是一種從內心生出來的溫暖,和宗教無關。
而現如今,遠遠望去,第一眼看見的也還是花之聖母瑪利亞大教堂的紅色穹頂。
靜靜流淌了幾百年的阿諾爾河穿城而過,北緯四十四度的陽光在河水中盪漾----點金光,紅色的屋頂,奶黃色的牆,灰黃色的石橋,遠遠的青山……果真是一顆美麗的翡冷翠!
由於路窄,地方小,所以在佛羅倫薩並沒有多少私家車,人們乘坐公共交通設施出行,或者乾脆步行――在佛羅倫薩要學會步行,如果不願意走路,那麼將錯過無數令人感動的東西。
所以張俊車庫裡面的三輛車除了需要去一些比較遠的地方,大部分時間都是那麼靜靜的停在車庫裡面。
兩人穿著普通的休閒服,張俊加戴了一副墨鏡就出來了。他絲毫不擔心會被熱情的球迷圍追堵截。佛羅倫薩人是熱情,但是也是懂禮的。在大街上,就是一個普通的遊客,並不會有太多的人無休止的上來打攪你。這也是張俊很喜歡這裡的一個原因,他有充分的個人空間,就像當初在沃倫達姆一樣。人們沒有把他當作一個天皇巨星來供著,而是當作了這個城市的一部分,一分子,和其他佛羅倫薩人一樣,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
西尼約里亞廣場上的仿大衛雕塑,羅馬海神普頓尼噴泉,科西摩一世雕像,蘭奇長廊……舊宮,巴傑羅國家博物館,聖十字教堂……佛羅倫薩的古蹟和藝術珍品數不勝數,如果按照單位面積來算,佛羅倫薩恐怕是全世界人類藝術精華最為密集的地方了。
這也是蘇菲為之喜歡的理由所在,作為一個藝術專科畢業的,面對這些以往只能在書本上或者螢幕中看見的珍品,她往往就挪不動腳步了。
張俊就會停下來,陪著她圍著這些藝術品轉圈。即便是仿製品,她也欣賞的津津有味。
佛羅倫薩的藝術品是欣賞不完的,蘇菲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她也只是點到為止的看看。
他們還有很多地方要轉呢,比如舊橋上面的各種金銀珠寶、手工藝製品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