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我們受到了懲罰:很多同學寫記敘文時感覺很茫然,像老虎咬刺蝟那樣,不知道該怎麼著手。
2、過去,我們簡單地認為記敘文的全部構成就是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這六個元素,忽略了記敘文構成中最關鍵的部分無形部分:記敘文的主題點、矛盾衝突點、情節線,
被我們忽略的那三個無形元素,恰恰就是記敘文構成中最關鍵的三個要素。結果,我們受到的懲罰更大:很多同學努力了半天,不僅成績不見提高,就連自身的知識積累也難以發揮出來。記敘文的寫作陷入了一個怪圈,一個汗水多、收穫少的怪圈,一個長期在入門階段徘徊、長期受偏題跑題、流水帳、結構鬆散平冗等低階錯誤困擾的怪圈。
時下的舒適感覺:
1、現在,我們知道了記敘文的根本用途是講故事,知道了記敘文的本質特點是故事性。
結果,我們就知道了該從什麼地方切入記敘文。當我們用一句話歸納出“我要告訴大家一個什麼樣的故事”時,實際上也就是把時間、地點、人物等等所有的九個構成元素緊緊地凝聚在記敘文字質核心的周圍了。
2、在制勝武器相關原理的幫助下,我們發現了記敘文的構成元素的無形部分,還令人信服地找出了記敘文的關鍵要素:主題點、矛盾衝突點、情節線。
當我們以故事性為切入點,開始記敘文的寫作;以記敘文的三大要素為骨幹,構造出文章的基本框架;以其它幾個構成元素為輔助,全面完善故事和情節時。我們發現:我們的文章不再犯偏題跑題、流水帳、結構鬆散平冗等初級錯誤;快速、準確、穩定地寫出緊扣主題、結構清晰、故事性突出、得分不低於80—85的記敘文已經是一件近在眼前的目標了。
以記敘文關鍵要素的確立為標誌,我們已經成功地邁進了記敘文的大門,結束了多年來,記敘文的教學在入門階段徘徊轉圈、停滯不前的被動局面。運用記敘文的本質特點、構成元素、關鍵要素這三條基本章法,結合中高考作文對時間的限制,我們還可以得到一套行之有效的寫作程式:
要素構思七分鐘 大考小試都輕鬆
說明:1、記敘文的構思和寫作,分以點帶面和由面及點兩種情況。
由面及點:有時候,我們腦子裡先有一堆素材,然後才想到把它們寫出來,這種情況下,要先分析這些素材,從中提煉出三大要素;最後再動筆寫成文字。這就叫由面及點。
以點帶面:還有的時候,特別是考試,我們腦子裡先是空白,待看到題目後,才能根據題目的要求組織素材和文章。這種情況,就是以點帶面,主題先行,先確定三大要素,然後圍繞要素逐步填充素材。
比較適宜的作文過程,其實是在點面間多次反覆的綜合過程:看到題目,大致選擇素材根據素材,提煉三要素根據三要素,重組素材。
2、現在流行的話題作文,不過是對你的寫作範圍稍加限制,由你自己命題的命題作文。
3、有些老師給大家總結的“引、切、敘、議”等記敘文的寫作模式,不過是以某一篇文章的情節為模式套下來的寫作順序。可天下文章不可能只有這一種情節套路,所以,我們才覺得作用不大,難以治標,更治不了本。
回放與練習
精華回放 要素構思七分鐘 大考小試都輕鬆
練習:
1、 繼續分析上節中你自己的那3篇作文,找出各篇的主題點、矛盾衝突點、情節線。
2、 分析這3篇作文,看其矛盾衝突點有沒有脫離主題點?如有,請改之。
。。
07(中) 故事恆久遠 要素永流傳(3)
3、 分析這3篇作文,看其情節發展有沒有遊離矛盾衝突點?如果有,修改之。
4、 將這3篇文章按老師評分的高低排列,看看得分高低與三大要素之間有什麼關係?
練習研討:
大柱子·厚樁子·PPLL的大房子
蓋房子,地基和四柱八梁一定不能含糊,必須遵守力學原理。否則,不是“天塌”就是“地陷”。在這個問題上,幾條力學原理統領全世界千千萬萬所房子,沒有任何變通的餘地。
蓋房子,也有很靈活的地方。在符合力學原理的前提下,房屋的外觀、戶型、內飾等可以由設計師充分發揮。在這個時候,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有了大柱子、厚樁子,才可能有漂漂亮亮的大房子!
寫作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