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頁)
助事例好,文章趣味高!
打字鍵盤中的騙局 東方
打字機或計算機鍵盤上的英文字母為什麼不按照ABCD的順序排列,而要採用今天這種通用佈局? 書上會告訴你,那是前人為了達到最快的打字速度而精心計算得出的最佳排烈方案。這一說法為人們世代相襲,幾乎沒有人去懷疑它。其實這是一個天大的騙局。說明物件、焦點
1873年,美國發明家克里斯托弗發明世界上第一臺打字機時,鍵盤是按英文字母順序排列的。不過他後來發現,打字速度一加快,鍵槌就容易被卡住。他的內弟給他出了個主意,他把常用詞彙的字母分散佈局,這樣每次擊鍵手指就會有一些跳躍而使擊相鄰鍵的機率大大減少,卡鍵的毛病也就很少發生了。焦點事例1可克里斯托弗在推銷打字機時,卻避開這個事實,煞有介事地說:這種排列是為達到最快打字速度而精心設計的。焦點事例2
當卡鍵問題早已不存在的今天,這種字母佈局對打字速度的影響就越發突出了。一位研究打字機歷史的權威人士說,所謂的“最佳排列方案”是帶有明顯的時代侷限性的落後方案,這個當初為世人認可的彌天大謊一直沿續至今。一位打字機博物館主任說,從數學分析角度講,字母的任何一種偶然排列都比現在這種排列要好。焦點事例3
說明文招法招數分析:
○1:構成元素分析
對 象:打字機鍵盤的字母排列;
焦 點:現行的鍵盤排列是效率最低的排列;
焦點事例:1、現行鍵盤的來歷卡鍵問題的產生和解決;
2、謬誤的產生和流傳
3、現代技術下對鍵盤的評價;
輔助事例:預設;
展開線索:以鍵盤的發展歷史為順序,進行展開說明;
○2:說明文的關鍵要素
在本文中,沒有看到“輔助事例”的身影,但文章的品質並沒有因此而受到損害。為什麼?因為“輔助事例”不是說明文的關鍵要素。
仍然運用“敏感性原理”,我們不難得到:
;;; 說明文的關鍵要素是:
;;; 焦點、焦點事例、展開線索
;;; 一篇說明文,焦點是否清晰、焦點事例是否準確地反映了焦點的內涵、事例展開是否秩序井然,從根本上決定著這篇文章的成敗得失。
數字的美學 (摘選) 奚密
我認識的一位心理學教授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讓研究生們分別到街頭去問路人要錢,他們都用統一的說辭:“我需要79分,你願意幫助我嗎?”結果,每個路人都慷慨解囊,有的甚至超過學生要的數字。焦點事例1
txt小說上傳分享
25(下) 一點就透(2)
原來關鍵是“79”這個數字,他之所以有效,是因為他掌握了人們潛意識裡對數字的認識和感受。一般乞丐會要兩毛五、五毛或“零錢”,但不會用這樣具體而奇怪的數目。正因為具體,它製造了一種“真實”的錯覺:讓人覺得開口要錢的人不是“職業乞丐”,而是出於真正、迫切的需要可能為了湊足一張回家的車票,或打一次緊急的長途電話。焦點事例2
膾炙人口的《一千零一夜》,根據當代學者的說法,最早的版本可能是第九世紀的集子,原名《一千夜》,到了12世紀才改成《一千零一夜》。多出的“一”,好比為完美的“一千”開了個閘門,故事由此源源不斷地流出來。它啟發讀者的想像力,暗示女主角的困境將永無盡頭。“一”字之差,實有畫龍點睛之妙。焦點事例3
說明文招法招數分析:
○1:構成元素分析
對 象:數字;
焦 點:數字的美學效應;
焦點事例:1、79分事件;
2、79分事件的科學解釋;
3、《一千零一夜》的變遷;
輔助事例:預設;
展開線索:焦點事例的簡單羅列;
○2:一點就透
本文非常簡練,把三個焦點事例一一列舉出來,文章就結束了。可讀完後,沒有人記不住“數字中也有美學”這個結論的!
如此上佳的說明文,究其根本,不過是焦點清晰、焦點事例典型而已!
○3:說明無憂
明確了說明文的本質特點、構成元素和關鍵要素,快速、準確、穩定地寫出一篇得分在85分以上的說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