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Google獲得這種地位是得到了雅虎、報紙和廣告代理商們的熱切默許的。Google還可能發展得異常巨大,以至於它難以再繼續擴張,這似乎已經變成了事實。當Google濫用關於我們的資料或決定利用我們對它的依賴設卡收費時(就像有線公司、電話公司或航空公司那樣),它可能會失去我們的信任,可能迷失前進的方向或把事情弄糟。當Google的Gmail郵件系統罕見地出現斷線故障時,Google的執行長埃裡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曾提醒世界道:“我們並不完美。”
所以,我們也不要痴迷於成為Google,模仿Google的一切所作所為。本書的內容不僅僅是介紹Google和它的各種規則,不僅僅討論技術和商業,更主要的是希望我們能像Google那樣去看待這個世界,探索不同的思維方式。從這個意義上講,這不是一本關於Google的書,而是一本關於你自己的書,是一本關於我們的世界的書,內容涉及它如何為我們所有的人而變化,涉及我們如何從中獲取收益。因為無論是廣告商、航空業、零售商、汽車製造商、汽車經銷商、消費品品牌、電腦公司、時尚設計師、電話公司、有線電視運營商、政治候選人、政府領導者、大學教育者,無論身處什麼樣的行業或組織,在不久的將來,從中挑出哪個不需要回答“Google將帶來什麼”這個問題,都將是非常艱難的。
在本書下面的部分,我會幫助你回答這個問題,闡釋Google的智慧,它們可以成為你在任何社會生活與商業活動中的一系列法則。然後,在接下來的部分,我們會看到這些法則如何應用於各種公司、企業和社會團體,每一次都是不同思維方式與行動方式的練習。最後,我們將討論Google思維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如何影響“Google世代”(Generation Google)的未來。
我們首先開始考察經濟與社會生活中的這種新權力結構,在這種生活中,我們突然被Google管理起來並被授予某種權力。
。 想看書來
如果Google統治了世界
“搜尋引擎將控制這個星球。”作家保羅·科爾賀(Paulo Coelho)宣稱。但是它肯定不會控制一切,對嗎?似乎Google不想去經營某些乏味的業務,比如開設一家公用事業公司(它正投資電力是個例外),或者開設一家電話公司(是的,它差點如此),或者進入醫療保健行業(但它剛剛做過),或者開設一家餐館(再次提示,它的餐廳和餐廳的主廚同樣赫赫有名,這位大廚寫過《食品升級版2�0》一書)。有些人希望Google能夠接管一家報社(《紐約時報》經常被點名),或者能夠接管一家娛樂公司,甚或是接管軟體業巨頭微軟公司。但是Google都沒有這樣做,因為Google有自知之明,它的雄心並非接管世界,而是對世界進行組織。
所以,如今我們已經把Google的成功經驗提煉為一系列定律和課程,我們將嘗試把它們推廣應用到其他一系列的企業和組織中去。我不會假裝我能在區區幾頁紙中解決一個公司的問題,但願它是這麼的簡單……我也不會聲稱我已經發現了Google所有的成功秘密,但願我能夠全部發現……
問題的關鍵在於,要以不同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去理解Google時代的根本變化,去提出尖銳的問題,去把握新的機遇,去重新思考、重新想象和重新創造。這才是我們應該向Google學習的東西。所以,這些案例中的具體細節遠不如其中的規律、態度、想象力和勇氣更為重要,Google正是利用這些規律、態度、想象力和勇氣引導了這個時代意義重大的歷史劇變。比如,即使你並非在廣告這個行業中工作,我也希望,在關於如何重新定位廣告業的討論中,你能從中發現對自己的工作現狀十分有益的啟示與理念。這些行業和組織提供了一片種類廣泛的試驗田,啟發我們如何在Google原則指導下生存發展下去。並非所有的原則都能推廣應用到你的特殊環境,但是對每個人來說,用新的方式思考和看待世界也都是勢在必行的。
“Google已經為不同年齡和不同民族的人類思維方式帶來了巨大的轉變。”廣告業預言家裡夏德·託巴科瓦拉(Rishad Tobaccowala)說道。他預言這種轉變的結果之一是:“一個巨大的新產業將會出現,它將根據數字世界中的模擬心理學而建立起來——任何事情必將與治療有關。我認為,這也是如今的水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