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另外你們觀察一下這裡面的生態環境與外邊有很大不同,山谷裡面已經形成獨立的生物連,一定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這樣完美。”
他們仨人又折回來,開始朝山谷深處探索。回到他們炸開的洞口處,下面的水面已經恢復了平靜,仨人格外的注意,把突擊步槍端在手裡,小心翼翼地走過這個地段。
許多猿猴在峽谷兩邊的峭壁上竄來跳去,不時地發出吱吱聲,好象對他們三個陌生的闖入者進行警告。
前面不遠處的山谷突然變窄,兩邊的山好象要靠在一起,走到近處,他們竟然發現有人工開鑿的石階從山的劈縫中穿過。
“你們看這裡竟然有臺階,以前肯定經常有人來。”付明濤指著眼前的臺階說。
從狹長的山縫穿過,眼前豁然開朗,裡面竟然是一處小型的橢圓形盆地,真是曲徑通幽處,這裡面的景色比外面的山谷勝過百倍,這裡有很多明顯是人工栽培的樹木,排列整齊的松柏已經非常古樸,顯示出久遠的歷史,在松柏的掩映中,隱約看到緬寺佛塔上特有的尖頂。
“大哥,你看那裡有建築物。”張子揚指著遠處說。
“嗯,可以象是一座佛塔。走,過去看看。”
三個人沿著雜草叢生的便道,穿過一片樹林,眼前是一座靠山而建的大佛塔,這座佛塔完全是用石頭建成的,佛塔有二十是多米高,規模宏大,非常有氣勢,佛塔頂部溜金的尖頂,說明了它過去的輝煌。
塔的正門兩邊有一對石獅,塔的四角是獅身人面像。塔的木製大門經不住風雨,已經腐爛了。武克超他們上了十多級的臺階,來到佛踏的正門前,用手一推開掩著的大門,只見塔內的地面上赫然有幾堆白骨。
塔內正中是供奉佛像的底座,有一個盤腿而坐的白骨架倚靠在佛像底座上。然而底座上竟然沒有佛像。
塔內的情景讓武克超百思不得其解,從這些白骨的姿勢看,生前沒有遭受暴力,但是為什麼死後沒有埋葬呢?關鍵是佛塔內為什麼沒有佛像?象這樣規模的佛塔,不可能沒有佛像供奉,唯一的解釋是佛像被人移走了,那麼是被什麼人移走的?這裡是個佛教國家,人們對佛像是非常崇敬的,決不會隨便毀壞佛像。武克超在塔內轉了半天也沒有想出結果,他把心裡的疑惑對付明濤和張子揚說了。
“我聽巖松說過,他說這裡的人們傳說這個山裡有用金子做的神像,會不會是指這裡?是不是因為這裡是金佛而被人偷走了?”張子揚突然想起了巖松講過的傳說,對武克超講了此事。
“所有的傳說都不會憑空而來,一般是在一定的事實基礎上再被人們添枝加葉形成的。子揚說得不無道理。”付明濤點頭說。
“這裡不象來過外人。最合理的解釋只有一項。”武克超想了一下說,“很久以前,這裡遭遇了暴雨,造成了山體滑坡,把山谷攔腰截斷了。我們來的時候可以看出,這裡全是懸崖絕壁,除了從谷底走,其它地方根本出不去,山谷被堵塞後,外邊的人進不來,裡面的人也出不去。我估計佛塔內的這些白骨,一定是餓死的和尚。你們看那個盤腿而坐的骨架,只有和尚才會是這樣的姿勢死去。”
“大哥說的有道理,那這佛像又如何解釋呢?”
“我想這裡很可能如張子揚說的那樣,供奉的是金佛,這裡的僧人怕他們死後,佛像被人偷走損壞,一定在他們去世前把佛像隱藏起來了。”
“我們是不是找一下?看是否真的有金佛像?”張子揚問武克超。
“好,我想如果真的是那樣,佛像不會藏的太遠,應該就是在佛塔的周圍,我們找找看。”武克超說完,仨人分頭仔細地四周搜尋起來。
在塔內和佛塔周圍,武克超三人經過詳細搜尋沒有發現任何線索,武克超對付明濤和張子揚說:“算了,不要再找了,這只是我們的推測,不一定是真的。”三人回到塔內,武克超看著幾堆白骨說:“我們既然來到這裡,也算是天意,我們把他們埋葬了吧,讓他們入土為安。明濤,你和子揚在佛塔邊挖幾個土坑,我們再把這些僧人埋起來。”
付明濤和張子揚到佛塔外面,用軍刀很快挖出了幾個坑,然後他們用一塊掉下來的門板,把屍骨一具具移到土坑裡。最後來到倚靠在佛像底座下的這具屍骨前,武克超很虔誠的雙手合起來,向盤坐著的屍骨行了個禮,嘴裡說道:“請大師不要見怪,我們把您掩埋了,讓您入土為安。”
三個人一起,輕輕地用手把盤坐著的屍骨捧到木板上。他們抬起木板向外走,武克超在最後面,抬起木板後,他一腳剛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