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頁)
吧?美國政府已經招回了赫爾利,由司徒雷登繼任駐華大使一職。情報部的同志推斷美國對華政策可能會發生改變。今天召開政治局會議,就是探討一下我們應該採取何種行動和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獲得和保證蘇聯在華的利益。下面請莫落托同志將這幾天的情況向大家通報一下。”
莫落托夫似乎早就準備,斯大林的話音剛落,他就站了起來,說:“尊敬的斯大林同志,政治局的各位委員們,我將這一個星期以來的情報向大家通報一下。8月14日直18日,中國政府(國民政府)外交部長宋子文對我國進行了國事訪問,和我們簽定了一系列的條約。條約申明彼此尊重對方主權以及領土完整與互不干涉內放內政為原則,並進一步進行緊密的合作,均同意在在對日作戰終止以後採取積極的措施防止日本再事侵略和破壞和平。其他的細節相信各位都已經看了你們面前的資料了。中國政府希望我們能儘可能地給予一切可能的經濟援助,以幫助他們恢復戰後的重建工作。此外,還就中長鐵路、旅順口,大連和東三省與中國行政當局達成初步的協議。不過中國政府並沒有就外蒙古獨立問題和新疆問題給予我們確切的答覆。”
莫落托夫的話說完,下面又有人竊竊私語起來。
維辛斯基不解地說:“中共向我們提出了抗議,希望蘇聯在東三省和外蒙古、新疆和撤軍的問題上參照雅爾塔會議(參照六指君大人的背景,那次會議蘇聯被排斥)的決議。”
羅希洛夫也表示贊同,說:“斯大林同志,如今我們已經佔領了北海道,旅順口和大連已經失去了它的價值,是否有必要要中國政府做出答覆?我們是否可用東北利益來換取中國政府承認外蒙古獨立?”
貝利亞站了起來,說:“我認為羅希洛夫同志的建議是不可取的。大家都知道我們與國民政府中的所做所為,完全是出自蘇聯實際利益的需要,因此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已經不能考慮到中共。依照現在和國民政府簽定的條約,我們能保證從蘇聯中央到遠東有條最短最便捷的鐵路線,我們的軍艦和商船可以從不凍港大連和旅順口上進入遼闊的太平洋。我們可以把大連、旅順口海軍根據地和北海道聯合在一起用著掩護蘇聯在遠東邊界要衝的可靠屏障……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為了蘇聯在遠東以及亞洲太平洋的地位……”
聽了貝利亞的話,大家都知趣地閉上嘴巴。條約既然是斯大林認可的,那就沒有值得商榷和懷疑的地方,這點在斯大林執政以來已經得到充分的證實。看來剛才斯大林在單獨召見貝利亞和莫落托夫的時候已經有了決議,現在拿出了在政治局會議上走一通只不過是表達一下民主協商的形式罷了。
莫落托夫又說道:“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正在和中共在哈爾濱和談,周恩L已經表示可以有條件接受我方提出的條件,在哈爾濱主動攻擊我方(蘇聯一直是這種說法)的共產黨武裝將領已經被解除職務。但礙於國內的壓力,並不能對那些人進行過度的懲罰,他們希望我們能理解和諒宥。他們同意我方的資本和技術力量進入東北發展,成立蘇中鐵路管理局共同管理中長鐵路,同意一些日企由中蘇共同管理使用,他們將採取可能的措施阻止蘇方以外的資本進入他們的控制區。他們希望希望我們能派遣教授學者前往中共控制的地區講學,派遣專家和技術人員幫助他們儘快恢復東北的重建工作,將派遣代表來參觀我們的學校和工廠學習經驗。不過中共和國民黨一樣,都不同意外蒙古獨立,希望蘇聯秉承雅爾塔會議的精神。”
斯大林接著說:“大家都是共產黨,發生哈爾濱事件實在是十分的遺憾。現在中共已經做出了一定的讓步,我們也要有共產主義領導者的度量,給中共儘可能的幫助。但外蒙古對蘇聯安全至關重要,這件事情要再和他們商榷……外蒙古的獨立是民主政治的表現,中國政府可不能隨意阻撓……”
接著,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們立刻展開討論,很快將和國民黨、中共簽定的密約給予了確定和補充。
會議最後形成了一項交涉的備忘錄:一、蘇聯駐中國大使館對中國政府以及個部門應持謹慎而嚴格的官方態度,大使和館員在與中國政府和外交官員交往時不得超越官方關係。二、大使在與其他國家使節來往時不可對其坦誠相見,在任何場合都宣稱尊重中國各黨派的選擇。同時大使應積極活動,密切關注美國人在華情況,確保蘇聯在華利益。四、密切關注和研究中國政府、中共內外政策、軍事經濟計劃措施以及對蘇態等情報,摸清他們的計劃和任務,以便制定相應的對策。五、廣泛利用蘇中文化協會、中俄文報刊等組織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