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第2/4 頁)
是他掙回來的。 洪承疇出生時,他的父親因為家境貧寒,外出打工去了,他的母親雖然窮,卻比較有文
化,從小就教他讀書寫字。 洪承疇很聰明,據說 7歲就能背三字經,這是很了不起的。比如說我,27的時候,還只能揹人之初,性本善。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洪承疇 23歲,參加全省統考(鄉試),他的成績很好,全省
第 19名。 第二年,他到北京參加全國統考,成績更好,全國第 17名,二甲。 然後分配工作,他被分配到刑部。 這個結果對他而言,是比較倒黴的。 原因我說過,在明代,要想將來入閣當大學士,必須當庶吉士,進翰林院。以洪承疇的
成績,應該能進,可是偏就沒進。 此後的十幾年,洪承疇混得還可以,當上了刑部郎中,又被外放地方,當了參政。 參政這個官,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通常是混到昀後,光榮地退休。 '1674' 沒考上翰林的進士,混飯吃的小參政,到歷史留名,罵聲不絕,餘音繞柱的大人物,只
是因為,他外放的地方,是陝西。 剛去陝西的時候,洪承疇帶了很多書, 所以洪承疇帶兵去救韓城的時候,只是一個書生,他沒有打過仗,也沒有殺過人。 據說在世界上,有這樣一種人,他們天生就會打仗,天生就會殺人。 這是事實,不是據說。 洪承疇是一個真正的天才,軍事天才,他帶著臨時拼起來的家丁、僕人、伙伕,就這麼
上了戰場,卻沒有絲毫的膽怯。 面對優勢敵軍,他憑藉卓越的指揮,輕易擊敗了起義軍,斬殺五百餘人,解圍韓城。 在洪承疇人生中,有過無數次戰役,有過無數個強大的對手,昀重要的,是這一次。 這個微不足道的勝利,讓洪承疇明白,他是多麼的強大,強大到可以力挽狂瀾,可以改
變無數人的命運。 他要憑藉著自己的努力,挽救這個末落的王朝,創造太平的盛世。 諷刺的是,他昀終做到了,卻是以一種他做夢也未曾想到的方式。 洪承疇是一個務實的人,具體表現在,他正確地意識到,楊鶴是一個蠢貨。 招撫是沒有用的,錢是不夠用的,唯一有用的方式,是鎮壓。 來陝西上任之前,洪承疇帶來了很多書。三十年以來,書,是他僅有的寄託。 戰後,他丟掉了書,做出了一個新的抉擇——開戰。 奇蹟就是這樣發生的,此後的兩個月裡,洪承疇率領這支純粹的雜牌部隊,連戰連勝,
民軍聞之色變,望風而逃。 在歷史上,他的這支軍隊,有一個專門的稱呼——“洪兵”。 洪承疇是文官,楊鶴也是文官,這是兩個人的共同點,也是他們唯一的共同點。 對待民軍,楊鶴是很客氣的,投降前,他好言好語招撫,投降後,他好吃好喝招待。 而洪承疇的弁度有點差別。投降前,他說,如果不投降,就殺掉你們;投降後,他說,
你們投降了,所以殺掉你們。 對於這件事情,我始終很疑惑,讀聖賢書,就讀出這麼個覺悟? 自古以來,殺人放火之類的事,從來沒斷過,但公認昀無恥的事,就是“殺降”,人家都
投降了,你還要幹掉他,太過缺德。 但更讓我疑惑的是,這種缺德事,洪承疇同志非但幹了,還經常幹。
比如那位曾經圍過韓城,被洪承疇打跑的王左桂,後來也投降了。洪承疇聽說後,決定請他吃飯。 還沒吃完,一群人衝進來,把王左桂剁了。 我始終覺得,這事幹得相當齷齪,就算動手,起碼也得等人家吃完飯。 '1675' 落在他手上的民軍頭領,不是抵擋到底被殺,就是不抵抗投降被殺。總之,無論抵抗到底,還是不抵抗到底,都得被殺。 但事實告訴我們,在某些時候,這種方法是有效的,至少對某些人很有效。 這個某些人,是指張獻忠之類的人。 關於張獻忠的具體情況,這裡先不講;關於他後來有沒有在四川幹過那些事,也不講;只講一個問題——投降的次數。 我曾經在圖書館翻過半個月的史料,查詢張獻忠先生投降的相關問題,我知道他是經常投降的,但我不知道,他能經常到這個份上。 簡單地說,他的投降次數,用一隻手,是數不過來的,兩隻手都未必,而且他投降的頻率也很高。有一次,從投降到再反,只用了十幾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