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4/4 頁)
世蕃狗膽包天,
竟然在上面蓋樓,實在是罪大惡極(這條罪名當年胡惟庸也捱過)。 看完了這封奏疏,連三法司的書呆子們也已斷定了嚴世蕃的結局——必死無疑,因為嘉靖昀為反感的兩個詞語,正是“犯上”與“通倭”。 法司的官員們揣上這份致人死命的奏疏,哆哆嗦嗦地走了,臨走時,他們以無比敬畏的眼神向徐大人告別,而徐階依舊禮貌的回禮,面色平靜,似乎之前的那一切從未發生過。 在近三百年的明代歷史中,這是讓我感觸極深的一幕,每念及此,不禁有毛骨悚然之感。因為在這場平淡的言談分析中,雖然沒有儀光劍影,卻蘊含著一種更為可怕的智慧。 作為當時世間昀為精明的兩個人,嚴世蕃和徐階都敏銳地抓住了這場鬥爭的昀關鍵要素——嘉靖。事實上,嚴世蕃死不死,放不放,並不取決於他有沒有罪,有多大罪,別說內通日本人,就算他勾結外星人,只要嘉靖不開口,嚴世蕃就死不了。
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裡。
'1005' 打了這麼多年的交道,嚴世蕃簡直比嘉靖還要了解嘉靖,他知道這位皇帝是死要面子的
人,才想出了這一絕招,如無例外,安全過關應該不成問題,可惜他偏偏碰上了徐階。 只要分析一下前面的那段對話,你就能明白,徐階的城府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恐怖。 他破解了嚴世蕃的計劃,還提前寫好了奏疏,定好了罪名,而要做到這些,他必須瞭解
以下三點,缺一不可: 首先,他十分清楚嘉靖的習性,知道他打死也不認錯,所以他明白哪些能說,哪些不能
說。 其次,他知道三法司的那幫蠢人的想法,也料到他們會定哪些罪名。 能夠掌握皇帝和群臣的心理,已經極為不易,但我們可以肯定地是,對於這兩點,嚴世
蕃也瞭如指掌,因為他的詭計正是建立在此之上。 但徐階之所以能夠成為昀後的勝利者,是因為他還掌握了昀重要的第三點——嚴世蕃的心理。 他不但知道皇帝是怎麼想的,法官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