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1/4 頁)
歷“觀察、溝通、實施、反饋”這樣一個過程。這四個步驟無論我們運用在什麼問題上一個都不能少。
避免經驗主義,踏踏實實地把簡單的事情重複地做好,也是管理好團隊的關鍵之一。
第四章 對抗是團隊關係的冷凍劑
部門對我的到來本身就有些抗拒,而我融入部門的工作又沒有做到位,導致我後來的工作進行得異常艱難,原本很正常的工作由於缺乏雙方的溝通和了解,同事關係一度變得很緊張。
部門曾經在全國拿過季度第一,作為獎勵,總公司給部門配備了一臺膝上型電腦,方便出去談大客戶時用,平時放在部門由經理使用保管。我接手部門之前,前任經理是把膝上型電腦敞開給大家用的,上班時間也總會有人用膝上型電腦做方案查資料。我接手以後,認為大家上網時間太多耽誤了打電話,於是要求大家不要在上班時間過多使用電腦,但總髮現有同事在我不在的時候坐在電腦面前就站不起來。為了控制大家的上網時間,我把筆記本設了鎖定密碼,這樣我開會或者外出的時候大家也用不了了。以前膝上型電腦是鎖在部門的櫃子裡,我認為這樣太不安全就每天揹回家(公司確實也發生過失竊事件)。這樣一來部門的人對膝上型電腦的使用率大大降低了,當然也給大家帶來了一些不便,我也沒有在事前事後充分和大家溝通,總覺得他們能理解。而實際上大傢俬下認為我把膝上型電腦當做私有財物了,但它卻是他們的業績拼來的,我不過坐享其成而已。我們之間的誤會就這麼拉開了帷幕,人與人之間一旦有了誤會又得不到及時消除,彼此之間就不會得到理解和信任了。
在青島分公司工作期間,也許是環境的原因,也許是到了我自身該提升管理的時候,我的心態一直很失衡,失去了剛做管理時的激情和衝勁,也沒有後來做管理時的平常心,這個瓶頸期竟然持續了兩年。我的成長期也算夠慢的了,呵呵……
在煙臺分公司時,也曾經有同事和我發生過沖突,除了第一次我很不理智以外,其他時候我還是能化干戈為玉帛的。但在這個部門,面對同事的發難和衝撞,我卻束手無策。
有段時間部門氣氛十分低落和沉悶,大家都有些喘不過氣來的感覺。一次我們在開晨會,我也忘了是因為什麼事情,好像是我宣佈了一個什麼決定,大家都默不作聲,然後有個同事突然蹦出一句話:
“我反對!”
我問他:
“你的理由呢?”
他說:
“沒有理由,這樣的會根本沒意思!”
我立馬覺得有些下不來臺,聲音不由得就抬高了:
“那什麼會有意思呢?”
他突地站起身來說:
“還不如不開!”
情勢已經越發緊張了,大家都紛紛拉住他,我不明白他緣何突然變得這麼暴躁,平時他可不是一個愛出頭的人啊!我氣得說不出話來,他擺開眾人的拉扯,頭也不回地衝出會議室了。我站在原地,感覺走也不是,留也不是,腦子裡一團亂。大家一看這樣,都默不作聲地散會了,留下我一個人在會議室。當時我腦子亂得真想大哭一場,卻還是無力地走回自己的辦公桌,尷尬地坐在那裡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沒有人過來勸慰我,大家都在各自做著自己的事。後來,那個同事還是主動跟我道歉了,並且在會上也做了公開的檢查,但我並沒有做進一步的善後工作。這事不了了之。也許有人覺得我應該把這個同事開掉,當時我並沒有這個想法。這不是什麼大度,而是我覺得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如果我這麼做只能在部門中造成一種我以權壓人的影響。但我對這個事情不了了之的後果是,大家認為我是為了贏得部門的認可在委曲求全,老同事認為我不能把他們怎麼樣,新人認為我沒有魄力。
這都是心態不正造成的結果,後來我重返深圳分公司帶團隊時也遇到過這樣的“出頭鳥”,那時候我的心態很平穩,處理起來也很得心應手了,這是後話。
小感悟:管理的過程中,我們都會或多或少地遇到一些所謂的“刺頭”,如何管理這些“刺頭”,往往是管理者很頭疼的問題,太嚴厲會公然反抗,太寬鬆又擔心無法無天。我個人覺得對於這樣的“刺頭”,平時要讓他們服氣,小問題上不用太針鋒相對,但關鍵時候要讓他們知道不能做違背原則的事情。對“刺頭”示弱或者強壓都是不可取的,這樣只會對團隊中的不良風氣姑息養奸,不利於管理。
。。
第五章 當差別成為差距
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