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頁)
鬧幌不堵舳�韉筆芻踉保�械鬧幌不痘���械鬧幌不兌�疲�械鬧幌不杜萱ぁ?墒腔實劾獻臃僑盟�被實郟�峁��又緩玫被杈��詈蠡倭俗約海�參罅斯�遙�α稅儺鍘�
日本富人都把孩子送去參加野外生存訓練營,只有這樣才是對他們的未來負責,才可能打破“富不過三代”的宿命。
富人的兒子,比富人更像富人。
人都是想過好日子的,但是得有條件。富人的兒子,因為出生時家裡已經很富,他就很容易將這一切看成理所當然。富爸爸有時也會對他進行傳統教育,但通常收效不大。富人子弟的“苦難教育”就有點像城裡人的野外生存,其實沒多少苦難的意味,更多的是浪漫,和當年的白毛女完全是兩回事。
富人大多是從窮人堆裡冒出來的,雖然早年也窮,但骨子裡卻瞧不起窮人,一旦進入富人階層,拿到上流社會的入場券,就巴不得立刻清洗,從肉體到靈魂,把下層人的味道統統清除。
但是他們本人畢竟浸染太久,確實很難徹底退色,只好把希望寄託在下一代身上。於是住富人區,讀貴族學校,和名流交往,希望從此脫離窮人圈子。
生物進化的基本原則是“用進廢退”。刀子越磨越快,武藝越練越高。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那只是因為經濟的匱乏激發了孩子的潛能,逼迫他去計算每一個銅板,練出了當家理財的硬功夫。
創業者打下江山,往往不出百年,就被後人敗掉,所謂“富不過三代”,是一種普遍現象。生存的條件太好,很可能引起退化,不僅是肢體,更重要的是精神和意志。
社會一方面保護私有財產,一方面也在剝奪個人財富。整個社會的財富必須實現動態平衡,不可能無限制地向少數人集中。所以,才有鉅額的遺產稅、所得稅等等,總之要讓你把多餘的拿出來。
巨大的開支必須要有巨大的收入支撐,已經形成的生活方式是很難改變的,富人的兒子如果不能比父輩更加傑出,他的財產就只能越來越少。收支的不平衡,也就是沒落的開始,最後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
也好,舊人出局,又給新人騰出了空間。
能富多久看素質
世界上有很多天才,他們都有靈感閃現的時候,但最終成大師的並不多。少年得志的人,我們可能只看到他眼前的輝煌,卻沒有看到他日後的危機。過早得志,很可能忽略了素養的打磨,就是他有心錘鍊,已經啟動的快車,也不容他停下來慢慢調整。
如今富人都在嚷著“充電”,一撥一撥浩浩蕩蕩殺往名牌大學讀MBA。據說,知識在20年前還是每十年換一回“血”,現在則是兩年洗次“牌”了。言下之意,兩年前看的書已是古董,兩年前學的藝已是垃圾,兩年前聞的道也很可能已成歪理邪說。所以,我們腦袋更新知識的頻率必須調至每兩年調整一次才行,否則我們便有被請出地球,開除球籍的危險。
這當然有點像天方夜譚或杞人憂天,但知識的更新和社會的變化之快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如果把人比喻成電動機,那麼充電也就成了稀鬆平常的事情。因此,富人窮人都必須馬不停蹄地學習。
可富人們卻多是程咬金,以為自己的三板斧對誰都有殺傷力。其實,老程之所以能活到加官晉爵,混成開國元勳,不是靠板斧功夫,而是運氣太好,沒有碰上嶽王爺爺或李逵哥哥。志大才疏的張飛可以說“俺一介武夫粗人,哥哥別見怪”,可項羽這樣說,卻只能自刎烏江,家破人亡。暴發戶多像項羽,以為只要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便可一路通吃,所向披靡,結果大抵是功敗垂成。
如果說項羽是一位小有成就的CEO,那項總該去充充電了。當然不是去哈佛、劍橋曬曬太陽,鍍鍍金,而是真正要用心去惡補當年“只愛刀劍不愛書”的知識窟窿。窮人可能嘲笑富人有了錢去名牌大學讀MBA,以為他們只是作秀,但我們這個社會的富人如果始終是目不識丁的大老粗,那又有什麼好呢?
其實,窮人和富人都需要明白的是,在發財這條路上,有錢只是一小步,有了錢更有錢,那才真正考驗每一個人的素養。肚裡有沒有貨,幹到最後才清楚。
生意場猶如競技場,勝敗全憑實力,哪怕偶爾有搶跑的,抓扯衣服的,襲人下身的,收買裁判的,即使因此佔了點便宜,終究也成不了大氣候。富人致富,終究還是憑本事,也就是能力,也就是素養。
如果我們把做生意看成一種職業,生意人的職業素養,也就像運動員的技能一樣,也是在天長日久的訓練中打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