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少呢。
坑內埋的不僅有成人還有兒童。大多數死者被砍去頭顱,有的在斷肢斷腰或肢解後扔在坑裡。有少數是揹著手的,大概是被活埋的。土坑裡有佈滿了蜘蛛網一樣的毛細樹根,很多都從屍骨的頭顱裡鑽出來。
上千年的屍骨完好無損,我想可能是跟這裡的氣候還有這該死的槐樹有關係吧。我看了半天也沒發現這些樹根是從哪個地方伸到這古墓當中來的。
其他幾個人顯然也在思考這個問題,但是沒有人願意下去看個究竟。
五哥預算了一下這個古墓的構造,按照慣例,周朝的古墓一般都是亞字型。甲字型或者中字型。之前在上面五哥也已經推斷過,但是這座古墓比較特殊,不能按常理來推斷。所以我們要做好最壞的打算,步步小心為上。
我們沿著土坑中間的走道繼續往前走,大概走了半個小時,我估摸著也就一里地的路程。地面開始有青磚鋪地,殉葬土坑也逐漸的沒有了。
我粗略的數了一下,從我們下來的地方到這裡一共有將近五百多個殉葬坑,每個有十米見方。這還不包括後面我們沒看到的。
前方若隱若現出現反光,應該是到墓門。
正前方是一個開闊的場地,有六根一摟粗的柱子支撐,正門上方雕刻著各種飛禽走獸,因為離的較遠,所以看不太清楚。
看到這六根柱子時,我想起了這一路走來,兩邊寬度最大的地方達到六七十米,中間連根承重的柱子都沒有。雖然有些岩石成分,但是仔細想想,也確實不簡單。
於是我就隨口一說:“這一路上都沒柱子,這六根柱子立在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常書道:“小同志,這叫六道輪迴,示意正主昇天時,這些陪葬的下人要在這裡接應。你看,上方設有房基,平面是長方形的,大小與墓口差不多,上面排列著比較規整的柱穴。所以下方會有六跟石柱支撐,這類墓叫做土坑豎穴墓,是周代的代表建築。”
於是大家分頭尋找機關入口,可是附近除了幾根沒特別之處的柱子之外就只剩下墓門上面的雕刻畫了。而這些雕刻畫無非就是一些饕餮貔貅之類辟邪的飛禽走獸,連敘事的壁畫都沒有。
王立春然後趴在地上看了看墓門的底部道:“斷龍石下面一點縫隙都沒有,好像跟下面整個的連在一起。又好像。。。。。。。嘶,不對。侯爺,您匕首借我用下”
五哥把匕首遞給王立春,王立春接過,用匕首插沿著斷龍石的邊緣插下去,然後用力切下一小塊石頭。他搖了搖頭之後又讓老呂搭了人梯,爬到上面用同樣的方式切了一小塊。
下來後常王立春的臉色很嚴肅,看來不是什麼好訊息。
“侯爺,這裡是跟山體結合在一起的一整塊石頭,斷龍石四周沒有任何縫隙。就算是金字塔也到不了這個程度。這次估計咱們連個放炸藥的地方都沒有了。”
聽他說完,五哥表情凝重,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我聽常書說這周朝墓口上方會設有房基,大小與墓口差不多。這幾根柱子在這裡確實很可疑,會不會入口在上面?”我把心中的疑問說給五哥聽。
五哥看向我,想了想道:“也不是沒有可以可能。常書,你上去看看。”
常書點頭答應,將繩索捆在腰上,圍著柱子打了個活結,雙腿用力一竄,竟然跳起將近兩米高。沒想到看似文弱的常書竟然有這等身手。
常書雙腳蹬著柱子,雙手靈活的使用繩索,不大會就到了頂端,他勒緊繩索把自己固定好,然後用手電搜尋每一寸墓頂。
他從他斜跨的背篼裡拿出一根熒光棒,在石柱上摔亮之後用匕首挑開,然後往墓頂上塗。本來我們對常書的這一舉動表示不解,但是隨著常書塗抹的區域越來越大,漸漸看清了紋路。
但是畫面非常凌亂,整個紋路分為十二個方格,每個方格里都有簡單的幾筆,看不出來是什麼文字,根本就是驢頭不對馬嘴。
第九章 入口棺
常書塗完之後便順著柱子滑了下來。落地之後對五哥道:“侯爺,我發現墓頂的石壁上有淺顯的紋路,因為不是很明顯加上沒有顏色,所以在下面根本就看不到。我用熒光液把紋路描一遍,看看效果怎樣。”
五哥讓我們只留一把手電照明,其餘都關了。黑暗讓有熒光液的紋路顯得非常明亮。
“可我怎麼覺得跟個拼圖似的。”常書說道。
常書指著上面繼續道:“你們看,左上角有一塊是沒有圖案的,那裡是空白的,可以讓其他的版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