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1/4 頁)
接下來的日子阿登納成了科隆炙手可熱的政治人物,一大堆各種名目的
頭銜在等著他:他先被選為萊茵省代表會議議員;從1918 年開始,他又擔任
了萊茵省省委員會主席,同時還兼任科隆市代表會議第二主席;接著1920
年,阿登納開始擔任普魯士議長,後一職務是全國性的。他在科隆的政績使
他飲譽國內政壇。
在阿登納成為科隆市長的最初幾年裡,整個德國社會仍舊處於一遍動盪
與混亂之中。戰爭失敗了,帝國崩潰了,人們民族自信心也被戰爭帶走了。
戰後的世界在德國人眼裡完全變了樣,凡爾賽條約給每一個德國人心裡蒙上
了屈辱的陰影。為了讓科隆振作起來,阿登納盡了全力。為繁榮科隆經濟,
阿登納主持在萊茵河畔新建了一個大噸位的船舶碼頭,擴大科隆港的吞吐
量,加強科隆水陸交通樞紐的地位。接著,他否決了使城鄉分離的議案,堅
持鄉鎮合併,以利於經濟管理與發展。考慮到和平建設人才的需要,阿登納
在科隆重新辦起一所大學,培養工程建設人才。同時,他還制定了吸引外資
的計劃,鼓勵外資企業在科隆建廠。當美國福特公司在科隆設立德國分公司
之時,阿登納親自去主持了剪彩儀式。
1923 年的魯爾危機使得德國戰後的通貨膨脹升至頂峰。德國馬克的國際
外匯比價從1919 年的1 美元兌8.9 馬克狂跌至1923 年11 月15 日的1:4.2
萬億。經濟終於全面崩潰。
之後,在道威斯計劃幫助下,斯特雷澤曼依靠抵押地產、商業、工業銀
行以及黃金儲備,發行了以32 億馬克為限的新幣制,並得以暫緩戰爭賠款的
償付,這才使得德國經濟在經過幾年的動盪之後逐步恢復正常。
阿登納領導科隆市在走過這段艱辛的日子之後,開始了兩手計劃。一方
面他著力於改善人們生活,儘可能多地發展經濟,提供就業機會,另一方面
他全力展開了市政建設。他的目標是要把科隆建設成為德國和西歐之間新的
連線點。他要改變科隆的面貌,恢復科隆的古老文化和壯麗建築,改變科隆
人的精神狀態,他要在一切方面樹立起人們對德意志,對科隆歷史和文化的
信心。“發生政治災難的時候,特別適合於幹一番新的創造性事業”,阿登
納作如是說。
第一件事是需爭得對科隆周圍碉堡的拆除權。在他看來,這些碉堡令人
想起戰爭的陰雲,而科隆應該發展成為一個和平美麗的城市,人們不能總在
戰爭的陰影下生活。阿登納經過與市代表會議代表們的艱苦舌戰,終於獲勝。
碉堡一一拆除後,他在城市周圍建起了供人們休憩的綠化地帶。他認為綠化
對人們健康至關重要,而人應該儘量與大自然結合,作大自然的朋友,這樣
人的心靈才能得以淨化,才會自然主出和諧感。他認為他的責任是儘量為他
的人民創造這樣的生活環境。
在那時候,為了取得同事們對他計劃的支援,阿登納開始學會使用一些
談話的技巧,並講究一些策略。科隆的同仁們對他的評價是既聰明又狡詐。
1926 年,阿登納計劃要建立一座跨萊茵河的大吊橋,因為預算的關係,市議
會中多數人主張建立一座拱橋,其中共產黨議員反對最為激烈。他讓討論暫
停。然後,他把議會里的共產黨議員們單獨請來,告訴他們賦予列寧格勒以
罕有而特殊美麗的正是那座城市的吊橋。實際上,阿登納從未去過列寧格勒,
也對那座城市及其橋樑一無所知,但他深諳人性,明白德國共產黨人對革命
的俄羅斯滿懷激情。他如願了、儘管不知道共產黨人是為他談話的內容打動,
還是為他的良苦用心所感動,但他們同意了他的建議。這樣,科隆市增添了
一座美麗的吊橋,而阿登納也獲得了精明實幹政治家的名聲。
另一件大事是修建展覽館區,舉辦“普雷莎”。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大
型國際新聞報刊展覽會,全世界許多國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