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第3/4 頁)
技術以及穩定的發揮,再來就是上佳的跑動和彈跳。不二現在已經長到了175,想用身高壓制也沒辦法,而且他為了避免這一點,早就對跑動和彈跳加以專門訓練;這個最典型的戰例莫過於對越知月光那一場,那樣的身高差距對速度的要求更加苛刻。弗勞爾185,遠遠沒達到那樣的差距,所以不會採用那樣的方法。
再來論技術,不二連回三個反手位,想必弗勞爾也看出了一點端倪。他不確定不二是不是故意的,但這足夠引起他的警惕。當然這個也只是暫時的,依照弗勞爾的性格,他肯定會苦練反手拍以減少弱點,不過現在他肯定會主動規避風險。
剩下的只有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排除絕招的因素,因為一場五盤制的比賽,網球選手肯定不可能從頭到尾都在用絕招;就像長跑一樣,為了取得最後的勝利,前頭必須在保持局面的同時適當蓄力。這也就是一場耐力的較量,誰挺到最後,誰就是勝者。而掌握這個度的關鍵在於節奏,勝利掌握在那個能成功掌握大部分場上節奏的人手中。
所以答案就很明顯了。這一球是慢球,但很可能接下來某一招就是突然變化的快球。這也是弗勞爾最有名的技巧之一,雙刃擊或是三叉戟,視情況而定。雙刃擊的節奏是快慢快慢,而三叉戟這是慢快慢慢快慢,以至更長。如果能拖到二十個回合以上,最後那一招必然是排山倒海的扣殺,號稱海神之怒。弗勞爾並沒有什麼花哨的絕招,但他擅長控制比賽時間,結合他犀利的發球得分和穩定的技術心態,很容易在全面型的場地上獲勝。
弗勞爾採取的戰術沒有任何問題,前提是不二真的只是一個剛進入職業網壇的、十六歲不到的新人。對一切都瞭如指掌的不二分析完畢,腳底下的步子時刻都不敢停。他得預防這一點,保持自己的狀態,沒什麼比節奏被人牽著走更危險的事情了。
於是全場觀眾都發現,弗勞爾的發球時快時慢,不二也跟著時快時慢。這種情況很詭異,難道有單打對手向對方同調的可能嗎?弗勞爾的球角度刁鑽,不二則比他更刁鑽。持久戰拉不開,不二每次都能卡在海神之怒之前結束那一球得分,更不用提絕招了。
比如說有好幾次,不二的球都飄到觀眾席上方打轉了。不要說弗勞爾束手無策,所有人都呆滯地往上看。裁判斷定出界與否的時候都非常心虛,因為網球的軌跡太詭異了,完全沒規律,但是每次都還能落在界內!什麼星花火啊,這根本不是人類能打出來的回球吧?風吹得也太奇怪了吧?
再有就是白鯨,強烈的上旋球本來就不是弗勞爾擅長的——紅土場是他的噩夢,更別提那上旋球有著和不二的第一個回球一樣奇怪的表現——先極速上升,越到高處越慢;然後落下來,筆直地落下來壓底線!弗勞爾都冷汗了,他現在已經不覺得自己技巧完美,果然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已經看出來了,不二詭異的球路根本不是意外,而是他根本完美預測了場內的風勢,控制自己利用它,從而打出那些匪夷所思的球。白鯨還能目測一下落點,看看能不能搶在它落地之前打回去——不二習慣打出落地不彈起的球,這也是一盤下來的血淚經驗;至於星花火那種球,除非變身空中飛人,否則根本沒可能打回去好不好?
唯一有可能對抗的只剩海神之怒。它是一種完全無規則的扣殺,之所以要在二十球之後打出,是因為準備時間長。在交手狀態中打扣殺,往上加旋轉的時間很有限。單一的上旋或者下旋還有可能,無規則就很難了。所以只能靠一招一招來積累,每次都往上加不同的旋轉,因此球路會越來越飄忽,直到最後扣殺的時候,基本沒人能擋得住那樣的一擊必殺。
弗勞爾非常謹慎細緻地開始動手。他不敢做得太明顯,因為不二有一招能直接化解球上的所有旋轉;雖然不二不是每次都能用,但是一用就會前功盡棄。還有就是不能拖太久,不二打球的風格和他一樣,絕不給對手留下機會。理論上來說,需要二十球或者更多來加上足夠複雜的旋轉;但是既然無法拖到那種時候,就只能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了。他還試過這樣的可能,但任何事都要先去嘗試一下,不是嗎?結果表明,他做得非常到位。不二利用風勢,他也大致地揣摩了一下,最後網球的球路居然十分穩定,但旋轉依舊是不規則的。
這樣超強的隱蔽性,場上場下所有人都沒注意。不過不二吃了第一個虧以後就明白過來了,為什麼他接的球越來越抖動,最後還晃成了一片虛影。這招強是很強,問題是有個致命硬傷:就是準備時間。弗勞爾已經儘可能地縮短了預備時間,但在中間插一腳的成功率還是很大:蜉蝣籠罩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