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縣試第一場發案啦!(第1/2 頁)
《炮灰科舉興家(穿書)》最快更新 [aishu55.cc]
顧思可是把院試題都刷過幾十卷的人,他直覺這篇試帖詩難。
好在他讀過的書多,能看出題不是表面的意思,能避開坑也有答題的方向,比那些滿眼抓瞎的要好很多。
顧思已經聽到自己周圍考生的各種意外的氣聲,感覺到右邊的考生盯著他。
他看到前邊也有相視的人,沒說話縣官也沒管,就小幅度側了一下頭,視線斜過去看。
桌子旁二十厘米的過道那邊,是個十六七的少年,見他側了頭,對著他苦著一張臉。
距離太近,顧思都能看清他卷子上的姓名,名叫舒柏,茶園鎮舒家村的。
是他外公家那個村子,有可能聽過他才看他,顧思見他指第三題,微微搖了搖頭,轉回頭不再一時對方了。
顧思沒急著答題,先讓自己適應一下縣試考場的環境。
他以前考試的考場,桌椅都排列整齊,間矩寬,間隔的距離相等,不像現在:
有的考生帶的四五十公分高的桌子,坐小板凳甚至鋪個木板席地而坐,有的帶六七十公分高的桌子,再加之桌子大小不一,左右過道間距不等,使得考生看起來高低不齊,顯得整個考場有些混亂。
這情況顧思其實想到過,但想到和親眼見到是兩碼事。
顧思前邊的人就是矮桌子,他頭都不用動,眼睛一抬,就能看到那人身子沒擋住的那部分卷子。這要放現代,簡直是一抄一個準。
這種情況也沒辦法,大堂的這個院子挺大的,至少至少有四五百平方了,但考試的人多啊!
應往屆,年齡不限,全縣來個五百八人都很正常,除非在偏遠地區文化不興考生少。
在不能有分考場的情況下,要是有一千人報名,那簡直沒地方坐了,只能分批次考。
以前就有縣官分批次考過,朝廷就規定縣試得一次考完,不能分批考。
要顧思去考試,也不願意分批次考啊。
出的題不一樣,考生學會的東西不一樣,要是上場的考題自己會,自己考的這場不會沒中,人就會有僥倖心理:要是我上場考的話說不得就中了!
甚至有人會想,縣官是不是收受了賄賂,故意把第一場題出的簡單,把選中的人放這一場裡,把我這一場出的難,就是要刷我下去給一些人讓路。
哪怕縣官再沒有私心再公平對待,大家也會覺得不公平。
再擠也就只能一起考了。
顧思靜靜的坐了一會兒,讓自己快速的適應新環境,讓思緒沉澱下來。
接著他先整體看這三道題,沒發現有什麼特別的聯絡,開始始思考《中庸》這一篇文怎樣破題。
這一題是“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出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是一個簡單的截搭題。
縣試試題第一場都得從四書裡出,一千年來早就把能出的都出了,慢慢就出現了截搭題。
意思如名字,把這一句話和那一句話裡的幾個字截出來,放在一起,搭成一道新的題。
像這種就是簡單的,牛頭不對馬嘴、讓你無從下手的那種,才是真的難。
顧思邊磨墨邊思考。
考慮清楚後,先拿了一張紙,把破題、承題、起講、入手,這四個部分要講的要點寫出來。
想了想,乾脆把起股、中股、後股、束股,要講的要點也寫清楚了。
後邊的八股要有對偶,他平時都是直接寫,在草稿上改的,但是考試嘛,就是草稿紙也得整齊一點。
寫完後,顧思開始打草稿。他常年練習寫作,每天至少一篇,又刷過本府各縣的歷代縣考題和府考題,早已經寫成了習慣,一旦有了思緒,下筆很快。
寫完一張,就放邊上晾著,也不怕被左右和後邊的人給看見。
八股文死板落後腐朽,限制思維,但有兩個最重要的優點,一個就是難作弊。
它不像現代的作文,你可以抄幾句好的拿去用,或者改一改融到自己的作文裡。八股文有嚴格的格律和對仗,每部分環環相扣,前邊改一個點,後邊全亂了。
也有極少數的能把前邊改了後邊不亂,但真要有這種本事的人,自己寫出來的文章更好,用自己寫的它不香嗎?
這裡除了格式的限制,還有嚴格的字數限制在裡邊。
一篇八股文,世祖時要求五百五十字,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