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1/4 頁)
王海明收拾好以後,抬頭髮現,旁邊的一位鄰居,是自己一個人,收拾的比較慢,所以趕緊拉著弟弟王亮去幫忙。
“大叔,怎麼你自己一個人啊,他們呢”。王海明一邊幹活,一邊詢問。
“就是阿大叔,你這小麥也不少,要是被雨淋了,那就麻煩了”。王亮看到這種情況,也是隨聲附和。
“哎,我老伴病了,我心疼她,就讓她在家休息了,兒子女兒都在外地打工,沒有回家”。大叔連雨衣都沒有來得及穿,淋得渾身上下,溼漉漉的。
最後,雖然小麥還是被淋了一點點,但在大雨磅礴之前,還是把雨布鋪好了。
雖然天氣預報說是陣雨,但足足下了一個小時還沒有停的陣雨,王海明還沒有見過,對於天氣預報的準確性,已經是見怪不怪了。
“哎,農民真是不易啊,特別是這個季節,要是剛收好的小麥被雨淋了,那就麻煩了”。此情此景,讓王海明感慨頗多。
一個農民,辛辛苦苦,收割的時候,不僅僅是喜悅,更多的是謹慎和擔心,特別是夜晚。當年晾曬糧食的時候,正是天氣變化多端的時候,特別是晚上,讓人有些防不勝防。
只要是有一點陰天的跡象,就要把麥子緊急兜起來,蓋好,不然辛辛苦苦種出了的糧食,要是泡了水,在遇上連雨天,麥子發了芽,那才叫欲哭無淚。
而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往往傍晚的時候陰天,等大家把糧食兜起來,蓋好以後,才發現竟然滿天繁星,又變得晴朗了,如此反覆幾次,往往一個健壯的勞動力,也是感到疲憊不堪。
就在王海明遐想連連的時候,雨卻停了,而且烏雲散盡,太陽又重新普照大地,一如既往的毒辣,如果不是地上的積水,很難讓人相信,剛才有大雨來過。
“哎,這些年,媽真是不易,常常一個人這樣勞作”。這樣的情景,再加上剛才鄰居自己一個人的遭遇,讓王海明想到了以前,父親早逝,當時兄妹三人都不大,王海明也只是朦朦朧朧懂一些,弟弟妹妹卻什麼也不懂,一切都要母親操勞,是以才累出一身的毛病,王海明暗暗發誓,一定把母親的身體調理好,而且不讓母親這麼操勞,要過上悠閒,快樂的生活。
雖然白天忙碌了一天,晚上的行動,卻依然照常進行,不過,王海明經過昨天的經歷,也大約知道,現在自己的精神力可以支援多久,是以雖然最後也是力竭,卻不會出現昨天那樣,精神力使用過度而頭疼的情況,點到而止。
如此幾天,王海明的空間,是積蓄了大量的小麥,而王建的工作進度卻有點緩慢,跟不上趟,讓王海明有點暗暗心急。
不過因為是農忙在即,王建家裡也有十幾畝地,所以王海明也不好意思太催促,只好閒的時候,自己弄一下。
不過很快,王海明就閒不下來了,因為又有了新的活了,那就是播種玉米,花生等夏季作物,但首先就是,要去鎮上去買玉米,花生等種子。
種子雖然好買,但播種的事,王海明有了不同意見。以前小清河村,都是用鋤頭,一爾一爾的種下去,不僅累,還非常的慢,不過王海明這幾年在外面,見識了新型播種機以後,就不願意像以前那樣播種了,以前那樣又累又慢,而且播種機的效果也非常不錯。
於是,在鎮上,王海明在挑選了一批種子以後,又購買了一臺最新式的播種機,以汽油為動力來代替人力,而且還多用型的,不僅可以播種玉米,還可以播種花生,大豆等種子。
雖然購買播種機,王海明覺得沒有什麼,但當他帶著播種機剛剛回到村裡,立即有不少好奇的人圍了過來,議論就不徑而走,隨後彷彿炸開了過一樣,聞訊趕來的村民更多,議論紛紛,有的說這機器好,省時省力,效果應該不錯,顯得羨慕不易,有的也說不好,認為機器的沒人靈活,不會變通,不如人工種的好,所以直搖頭,表示不認可。
看到眾說紛紜的眾人,王海明沒有說什麼,因為王海明相信,即使自己說了播種機的種種好處,也不一定是人人都相信,還不如等自己用過以後 ,以事實證明,播種機的實用性 。
雖然離天黑還有一段時間,王海明卻沒有急著播種,因為他還有一個小秘密 ,那就是,把新買的幾包種子,在空間河水裡泡一夜,以待明天再用。(未完待續。。)
第九十七章 好訊息
第二天,一大清早,沒有人通知,卻還是有好多人,圍在王海明家的一塊地前面,不是大家閒的沒事做,而是想看看,這播種機,是不是真的和王海明說的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