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第3/4 頁)
李麗麗,李清,李雄三人,除了劉梅以外,沒有不會開車的。李麗麗和王小雅是臭味相投,好的不得了。
現在,王小雅開了一會,就換成李麗麗。李麗麗在開一會,換成王小雅,讓幾個男人,十分無奈。
原本熊大這個傢伙,已經爬到車廂去了,還是被王海明給趕了下去。這傢伙在家裡,村子裡,還時常惹事呢,這要是到了人滿為患的集市上,那還了得。不
顧熊大委屈的表情,和大家的求情,王海明一腳把這貪吃的傢伙,踹了下去。不過熊大那眼巴巴的眼神,王海明也有點受不了,只好從空間,摘了幾個水果扔過去。
於是,熊大抱著水果,屁顛屁顛的回自己的老窩去了。人多車少,王海明和弟弟王亮,李雄,只好坐在車廂裡,這讓王海明感嘆,一輛車坐不下啊,要不要再買一輛?
好在今天陽光普照。沒有刮那徹骨的西北風,大家坐在後面,倒也不怎麼冷。
這時,村外的展明路上,卻是有點擁擠了。過年之前,只有兩次逢集的機會了,是以大家都準備在今天,準備年貨。以前的時候,大家去趕集,清一色的腳踏車。甚至還有步行的。
而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高了一些,交通工具,自然也是換了。有騎電動車的,有開電動三輪車的。有開機動三輪車的。當然還是有騎腳踏車的。但是卻沒有了步行的。雖然改變不是很大,但一切還是在慢慢的朝好的方向發展。
“喂,海明。趕集去啊”。
“海明,吃飯了沒有,沒有的話,一起去鎮上喝牛肉湯吧”。
“海明哥,你這車真好,我也想坐”。
四周的村民都在和王海明打招呼,有年紀大的,也有王方這樣的小孩子,都很熱情。
“這傢伙,威望倒是挺高的”。李清看到這一幕,暗暗想到。
倒是李雄這傢伙開心起來,於王方几人胡侃吹牛起來。也許是缺少童年的快樂,李清和李雄都挺喜歡這些孩子們的,尤其是李雄,常常還和王方這群搗蛋蟲一起上樹掏鳥,下水捉魚,似乎要把失去的童年補回來。
道路上就只有王海明這一輛車,但王海明卻吩咐不要開快,和大家一起前行。道路通暢,交通工具也升級了。
原本悲苦的趕集,變得歡暢起來。到了集市上以後,大家便分散開來,尋找自己需要的東西。
王海明找了一個停車位,把車停好,就帶著大家逛了起來。雖然鎮子也不大,但是耐不住人多,小商販都想在這幾天多賺一點。
而且還有不少人,原本不是小商販,現在卻臨時客串起來,進了一批年貨,準備在這期間,小賺一筆。
以前,王海明就做過類似的事情。看到一個賣春聯的小傢伙,王海明和王亮對視一笑,想到了中學時候的事情。
當初王海明在鎮上上中學的時候,就和弟弟賣過春聯,掛曆這些小東西,雖然賺的不多,卻也夠了幾個月的生活費。
“想必這個小傢伙,也是急需要一筆錢吧,咱們就在他這買吧”。不管是用於補貼家裡,還是小傢伙自己對自己的鍛鍊,王海明都覺得,一個幫他一把。
其實,每一個攤位的對聯都差不多,挑來挑去,還是哪幾種。這些需要的年貨,卻是需要劉梅來做決定,買什麼樣的。對於過年需要的那些東西,王海明也是一知半解,更別說王亮,王小雅這幾個人了。要問李清兩人,那更是對牛彈琴。
“嗯,就這些吧,咱們家的門窗多,就多買一些”。劉梅挑了好多對聯,以至於小傢伙的攤位,上面的對聯,立即少了一小半,樂的他是眉開眼笑。
大家都會有從眾心理誰家的東西賣的多,圍觀的人多,大家都會湧過來,即使東西都是一樣的。
現在,劉梅一個人就買了很多,加上其他一些人的購買,以至於攤位空空,有種供不應求的感覺。這讓大家感覺到,這家的東西,物美價廉,於是紛湧而來。
顧不上感謝王海明幾人,小傢伙頓時手忙腳亂起來,應付紛湧而來的顧客。每年春節,鞭炮是少不了的,喜慶而又吉祥。現在春節臨近,賣鞭炮的攤位,也是多了不少。
不過王海明還是選擇了一個大型的鞭炮,煙花批發部,沒有去那便宜,但新進出現的小攤位。誰讓這大攤位看著放心呢,而且鞭炮這東西也是危險品,還是買正規廠家製作的安全,大過年的,要是出事了,總歸太麻煩。
具體需要多少掛鞭炮,王海明也不知道,只管讓老媽挑選,自己在後面付錢就好了。
李清長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