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3/4 頁)
也許是美國社會最大的一場蕭條了。
看著漢斯帶著期待的目光,黃宣只能安慰的笑笑,道:“恐怕還要一兩年吧。”要到1933年,這樣地蕭條方才有結束的跡象。
漢斯明顯很失望,他的生活還不錯,但大多數地老兵並不是這樣,沒來得及再說什麼,萊斯利又走了回來,微笑著道:“宣先生,我已經叫了我的生產主管來這裡,如果您需要的話,他可以幫您除錯機器。”
“我已經有了自己的生產主管。”黃宣不得不抱歉的對萊斯利道。車間改造後,黃宣不準備讓其他人進入,生產主管也就是不必要的了。萊斯利倒無所謂,能夠賣掉這個虧錢的工廠已經很讓他滿足了,帶著輕鬆的笑容,加利福尼亞人道:“那麼我們現在就簽約嗎?”
現在的美國,並不像80年代的那個麻煩的超級大國,每次合約都需要律師不斷的修改,萊斯利從律師樓領到一份準備好的合約,兩個老闆就可以完成所有的工作。
黃宣大致的看了一遍,就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合約都是固定格式,從1929年開始,這樣的合約已經被使用了無數次。
萊斯利滿意的收起其中一份,又將其中之一交給了來自工業區的公證人,笑容滿面。黃宣趁機道:“您存放在庫房中的材料是準備賣掉嗎?是否可以賣給我?”
“送給你吧。”加利福尼亞人此刻顯的很大度,剩下的大多都是些紙漿、紙品等產品,值不了兩千美金,即便是黃宣不說,他也很可能會將之留給這個可愛的亞裔人的。
“那太謝謝您了。”黃宣嘴上說著,又從提箱中取出1000美金,道:“雖然可能不夠這些材料錢,但我現在沒有現金了。”
“已經說了送給你了。”萊斯利卻也不是作偽。
“我知道。”黃宣明白這個時候應該怎麼做,他把10張百元美鈔疊好,並拿出準備好的貨單,一邊交給萊斯利,一邊道:“我還需要一些化學藥品,比如磷酸類的產品,還有一些新增劑。因為在紐約不認識什麼人,總不能讓您付錢吧。”
萊斯利這才哈哈的笑了起來,接過黃宣的貨單,道:“你找我就對了,現在能生產這些東西的工廠可不多了。”
黃宣顯的很成熟的一笑,商人逐利,免費的午餐會造成晚餐的困惑,還是現在這樣最好。
……
貝塔印刷廠共有7個車間,滿員時有500餘名工人,不過目前,只剩下了五分之一。偶爾在有生產任務的時候,萊斯利會臨時僱傭一些工人,幹最簡單的體力活,然後在沒有活計的時候辭退他們。這是大蕭條中大多數工廠的運營方式。
美鈔用紙來自東部一些紙業集團,美國法律保障了他們在某種程度上的壟斷,透過這種方式,美鈔從源頭截斷了製假——至少法律規定,任何人持有美鈔用紙——這種與所有商業用紙都不同的紙品,就是違法的。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洛林可以改造紙品的生產,改變印刷方式,但他不能憑空變出紙幣——也許是可以的,按照愛因斯坦方程,每張紙幣也許會花掉數十億美金。是故,一家能夠自己生產紙漿和紙品的工廠是必不可少的。
留下30名工人繼續生產紙漿和其他初級產品,黃宣關上了紙品車間和印刷車間的大門,並讓漢斯留下4個人守在這裡,只有當他在的時候機器才允許被開動,除此以外,就算是萊斯利先生也不能進入。
老兵們忠誠的執行了黃宣的命令。
加利福尼亞人已經興高采烈的回家去了,在1931年,想要賣掉工廠實在是太難了。這與10年前正巧成反比。
黃宣微微得意的審視著這家工廠,這家磚石結構、伴隨著粗大的煙囪和骯髒的下水道的工廠,已經在名義上屬於他了。就算是聯邦政府對車間感興趣,也需要有搜查證才行。
工廠的氣味很難聞,回收的廢紙往往混合著垃圾,紙漿及其副產品也不是什麼乾淨的東西,更別提1931你的生產條件。由於洛林的能量輸出,無論是開啟位面通道,還是直接使用能量,都需要媒介——也就是許可權擁有者或位面基地本身,因此黃宣才不得不留在這裡,嗅著各種稀奇古怪的刺鼻氣味。
第九十章 大蕭條(9)
在滿員的情況下,貝塔工廠每天可以生產10噸紙品,而每張100美元的紙幣剛巧重1克。100萬“綠鈔”則正好重10公斤,粗略的計算,這家工廠每天能夠生產10億美元鈔票——這個時期的美元叫做“聯邦儲備卷”,實際上,美國政府幾乎沒有發行過類似某某幣或者某某鈔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