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2/4 頁)
1年度的最後一次貿易,除聖瑪利亞號在擔任亞速爾群島與里斯本之間的運輸任務,其餘船隻全部返航。船隊除了裝載了上千噸物資外,好大喜功的亞速爾總領事館還一次性硬塞了700多名歐洲移民,導致每艘船都人滿為患。
一場腸胃流行病、騷亂、加上險些導致團滅的海難一起,超過200
人死去,其中被槍決的騷亂分子就有30人之多。而更嚴重的是,連同企業號輕巡洋艦在內,幾乎所有的船隻全部都要入塢修理,沒有三個月的時間是不可能再起航的。
比起其他幾艘本就屬於國營進出口集團的風帆蓋倫船,無論什麼程度的修理都自然有人買單不同,剛成立不久的中遠國際貿易公司的“雯雯”號以及才買來的“長樂”號,這次大修所要耗費的資金,估計就要佔去本次貿易的過半利潤。
不知道遠在亞速爾英雄港正在籌備當地製衣工廠的楊雯雯知道這件事後會不會撕了任長樂。
聖誕節發生在曼城市外島區的殘酷一幕,對於其他市區的居民來說,即便親眼所見,似乎也不算什麼大事,這個顛沛流離的時代,人命如草芥大概就是如此。
修建在曼城新區的某座小教堂裡,一位來自波西米亞的牧師正滿面紅光地對著所有前來參加聖誕彌撤的居民們唸唸有詞。人們虔誠地低著頭,祈禱上帝的同時,滿懷憧憬地期待來年的美好生活。(未完待續)
………【第十二章 財政預算】………
幾天前,關於陸軍司令陳禮文准將殺伐果斷的處理船隊移民騷亂的事,並沒有在國會兩院引起太大的風波。除了少數眾議院議員吵鬧著要追究陸軍司令部不透過政府內閣國防部授權,就先行處決騷亂者的責任,基本上連內閣〖總〗理齊建軍都私下承認了軍方的果斷措施。
因為比起國會和政府內閣自己的那一檔子破事,這樣的小事目前還不值得所有人投入自己的精力。
拋開幾部立法的長期爭執問題不談,從11月開始就展開的1622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的審計工作,至今都在齊建軍領導的政府內閣和眾議院之間踢來踢去沒有個正式結果。
數次修改預算方案的齊建軍等內閣成員已經心力憔悴到了極點,尤其是退出軍職成為國防部長的鄭泉,更是第一次見識到了眾議院那一幫子男女老少的胡攪蠻纏到了何種程度,對那種“雞蛋裡挑骨頭”的狂熱勁到現在還無法理解。
鑑於1621年國防事務的支出已經到了一個令人髮指的程度,新的國會眾議院幾乎一邊倒地否決了內閣〖總〗理齊建軍提出的數個版本的預算案。其中的爭議焦點,就是國防開支在他們眼裡依然離譜,其次就是為維持移民各項支出做出的預算專案。
對於八字還沒一撇的所謂明朝移民計劃,即便當事人嚴曉松目前正杳無音信地奔走在遙遠的東方,眾議院的文青吊絲們三天兩頭滿心期待著訊息,但包括參議院議長劉老以及〖總〗理齊建軍在內的幾位,都有點心裡玄乎乎的,至於制定多少額度的移民預算才算合適,基本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
即將過去的1621年,國家GDP粗略計算為1150萬美元,包括企業稅和四大國企上繳紅利在內財政收入達到280萬美元。財政進項非常極端,幾乎全依賴於對歐洲的貿易出口國內人口消費基數小之又小,產生的國內消費稅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即便前社群經管委負責人史文博和現任財政部長劉鑫未雨綢繆地早在歐洲貿易之初就制定了臨時稅收制度,但目前的財政收入的主力構成,不可避免地還是以歐洲貿易為紐帶組成的生產流通出口鏈。
而1621年的支出就極端了。從二月份起正式建立施行的社群委員會財政結算制度算起,軍事防務方面的相關支出就達到了70萬美元,佔全年支出的五成!也就是說,當時總數加起來才一百多人的軍事力量,平均每個人頭上就用掉了近6000美元!其次就是工農業基礎建設的支出達到50萬美元,衛生與教育等等全加起來都才20萬美元不到。
當然其中絕大部分軍費都成為了軍事裝備的研發生產投入國家軍工生產一開始就是個大坑,姜兆龍和林有德在這方面的獅子大開口一向是人神共憤的。
而石益格和遊啟的造船廠也不是省油的燈,一艘企業級的造價結算沒有一艘低於15萬美元的,這還是大部分初級勞力都是廉價歐莆契約奴技工或印第安人的情況下產生的。
好吧,即便這個過程〖中〗國家也獲得了稅收,但國企資產股份私有化法案執行後,國庫除了幾百公斤黃金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