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3/4 頁)
國商人達成的最大一筆糧食交易。
去年法國西南部地區難得的一次無旱無澇,讓任長樂的中遠國際貿易公司獲得了每噸380美元的“便宜”進價,摺合每公斤約40美分。
這意味著什麼?我們可以換算成後世的人民幣,相當於每噸60000多人民幣,摺合每公斤60塊人民幣……這是17世紀初的全球性小冰河氣候下的歐洲小麥那讓人崩潰的價格。而尋常的歐洲平民家庭,基本上大部分主食都是蕎麥、燕麥、糠麩之類的幾乎和牲畜飼料一樣的穀物做成的黑麵包,甚至還有牧草。
不得不說。來自新大陸的新種農作物拯救了17世紀的歐洲,尤其是土豆與玉米。例如西班牙王國,從17世紀到18世紀,為解決人口與饑荒帶來的糧食危機,玉米的種植面積甚至一度達到全國穀物種植面積的90%!
而在如今的中華美利堅共和國,小麥粉這樣的主食商品市場價格,在本土農業一定程度的自給自足還有所結餘儲備的情況下。每公斤的售價也達到了40美分。一個歐裔家庭平均月收入不超過40美元的情況下,也未必能保證頓頓都是白麵包,土豆、玉米、蔬果、水產、肉類的適當填補下。倒也過得很滋潤。
一路風平浪靜回來,雖然這次在亞速爾還是沒搶到什麼更好的進口原料,但僅僅這200噸法國小麥。國營農林漁牧集團下屬的糧食公司就開出了每噸395美元的收購價。由於糧食進口是免稅政策,任長樂在這上面就獲得了3000美元的純利潤,加上本次往返其他貨物的進出口收益,扣去各項開支,總算實現了一次往返獲得3萬美元純利潤的目標。
從蘇子寧透露的訊息裡,任長樂早就嗅出了今明兩年可能因為大規模明朝移民輸入,導致的糧食安全問題逐漸加重,甚至歐洲各地饑荒的嚴重程度還在加劇,任長樂更加堅定在未來要創辦一家大規模私營農場的想法,雖然人力資金等各方面的條件目前還不具備。但至少這裡面的錢景還是不可小覷的。
這次和楊雯雯一起返回本土,對方打算在本土再訂購一批製衣和皮革加工裝置,準備繼續擴大亞速爾製衣廠的規模。在船上的時候,任長樂就不斷地給楊雯雯進行著投資宣傳教育,不過效果顯而易見。比任長樂精打細算、財大氣粗得多的楊雯雯御姐顯然對開辦大規模私營農場這樣的土包子計劃嗤之以鼻。
任長樂的第一期農場計劃1萬畝,即便是當前土地多得不值錢,一畝地單價1美元隨便買,從國家手裡購買土地也要花去1萬美元,然後每年包括國土資源稅在內的各種“苛捐雜稅”一起,農場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與維護、勞力僱傭、穀物種籽牲畜開銷……怎麼算。需要第一期投入的資金就不會低於20萬美元!但只要一年,按照歐洲市場的出口價格,即便糧食出口高達50%的稅收,1萬畝的產出不光能夠回本,還能賺回十多萬美元!
放在國營農林漁牧集團,這點投資簡直就是小意思,但對於任何一個打算涉足私營規模化農業的人來說,這就是一筆天文數字般的投入。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是在家休息了一天,任長樂就興沖沖地朝首都國立醫院走去。醫院裡一大堆兜裡有閒錢的主啊,能忽悠到那二十來個“淳樸善良”的醫生護士,加上自己的資金,就能把前期工作搞起來了。
剛一走進醫院大廳,就發現了幾個熟人:移民部長李想夫婦,以及霍謙和他未婚妻、婦女兒童部長李琳等四個人。
站在幾個好友對面,赫然是總統夫人、首都國立醫院院長王素梅!
“喲!霍謙,帶李琳來醫院?什麼時候結的婚懷的孩子,我怎麼不知道?這次我連酒都沒喝上啊!”以為自己上次遠航亞速爾錯過了好友的婚禮,任長樂故意做出一副不高興的樣子。
“……事情就是這樣,我覺得啊,移民部和婦女兒童部應該對這些事好好管管,我昨天也和我家老陳說了這事,我們都覺得政府不能老是隻看著表面的事在做!這些年輕人啊,哎……”
似乎都沒有在意任長樂,幾個年輕人都靜靜地聽著婦產科專家王素紅老人的話,尤其是聽到連國家最高吉祥物總統陳長遠都私下知道了,移民部長李想此時臉上的表情十分複雜。
“喂……到底出什麼事了?當我是空氣啊?”任長樂見自己似乎沒人理睬,於是提高了聲音。
“任長樂,還是裡邊去說!”李想拉了下小妻子娜答的胳膊,對著幾個好友輕聲嘀咕了句,就當頭朝院長辦公室走去。
“你們去聊聊吧。我還要繼續去產科看看,哎……”王素紅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