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第3/4 頁)
雙灣市。
“大西洋跳棋計劃”第一階段最大的直接受益地,目前只能是雙灣市。一座加上駐軍在內,人口也才1300多人的港口城鎮,如今成為了一個龐大的物資輸送集散地,同時也成為瓜德羅普拓殖計劃中的國內遷居人口和歐洲移民的匯聚中轉地。
除去每年本地居民生育不足100新生兒的自然人口增長外,每年移民部給雙灣市制定的移民配額上限其實只有300人。雖然這個數字幾乎與17世紀初歐洲殖民國家每年送往北美的移民數量相當,但對於一心想要把雙灣市發展成大西洋核心商業港的狄祖恭來說,這樣的移民配額簡直就是對他的無情打壓。
在國會和政府眼裡,即使雙灣市在大西洋布局中的戰略地位依然是核心節點之一,但基本上其最大的價值還在於對北美南部地區以及加勒比海的海上軍事威懾,以及中美洲加勒比海的中轉貿易。百慕大雙灣島面積不過50多平方公里,經濟生產又單一,所以不可能如本土那樣進行大規模的人口擴充。
除了歐洲人過去百年來帶上島的豬種和柏樹,百慕大島的自然資源其實非常貧乏。所以在狄祖恭的精心治理下,蔬果花卉種植和家畜飼養是百慕大除轉口貿易以外的本地核心經濟產業。國營農林漁牧集團幾年來已經開拓了近3000畝的各類農業園,並承包給島上的百來戶居民。每年運往曼城市的蔬果幾乎佔全國市場總供應量的兩成,到冬天的時候,更是除暖棚種植外唯一能供應新鮮蔬果的產地。花卉種植則引種了好幾樣可以製造香水的特色品種,為此百慕大還擁有唯一一個工業企業,狄祖恭背後投資的“雙灣香水公司”,一座小小的香精與花露水蒸餾廠。
6月份的第一天,雙灣市就迎來了兩支西班牙船隊,第一支來自古巴。大量的棉花、菸草、粗蔗糖以及鉻鐵礦、鎳鐵礦一直是中遠國際貿易集團的長期訂貨。百慕大zìyóu港貿易政策對西班牙是極度“寬容”與便捷,這些來自新西班牙的歐洲暴發戶甚至已經懶得鑄造西班牙銀元。許多時候直接就用產自墨西哥的銀錠來支付船貨稅,讓海關稅務官和當地銀行業務員在鑑定生銀成色和換算貨幣之間忙了個暈頭轉向。
古巴奧爾金地區不僅土地肥沃,棉花、菸草與甘蔗種植非常繁盛,東部連綿上百公里的“紅土地帶”更是厚厚的露天礦層。鎳鐵礦和鉻鐵礦這些“難以冶煉的低劣鐵礦石”能被美國人看上,對西班牙人來說就等於石頭當銀幣用。一船船礦石就能換回來可各類奢侈品和工業品。這種生意遠比往返歐洲和加勒比要愜意千倍。據說新上任的新西班牙墨西哥總督費爾南多特意簽署命令,加大黑奴的引入,增大古巴對華美國的礦石出口,以支援整個西班牙王國在歐洲戰爭的巨大軍事耗費。
第二支船隊。則來自弗吉尼亞地區的英格蘭殖民地詹姆斯敦。還沒有從幾年前那次包哈坦印第安戰爭中恢復元氣的英格蘭人,能夠和百慕大雙灣市進行交易的貨物看起來極其可憐,三艘排水量加起來也不超過500噸的雙桅小船,裝滿了硬木、煤炭和泥炭。
和英格蘭殖民地商人羞答答的結賬態度不同,雙灣市政府是冷在面上笑在心裡。泥炭這種在17世紀當柴火替代品都未必合格的“泥巴”。目前卻是雙灣市最需要的東西。
作為地球上維度最高的珊瑚島,百慕大島的土壤層其實很脆弱,所以來自詹姆斯敦的泥炭可以作為一種優質的土基原料來鞏固土壤層。泥炭富含很高的有機質、腐殖酸等營養成份,用來改良百慕大本地的土質環境是再合適不過的天然養料。不過詹姆斯敦實在是太瘦弱了,每個月一兩百噸的泥炭貿易完全無法餵飽百慕大島的龐大需求量。
港口的裝卸貨還在緊張進行,巨大的蒸汽動力港口吊機不斷地掛起數以噸級的貨物,超過300名本地碼頭工人忙碌在倉庫區和幾艘風帆船的四周。外來的商人們在碼頭交易區的酒館門外高談闊論,不斷簽下各類合同。和你死我活的歐洲戰爭不同,在百慕大島。無論是英格蘭人、西班牙、葡萄牙人還是荷蘭人,都如同老朋友一樣自然熟。
為保障海外貿易和瓜德羅普島的物資中轉運輸,半年來雙灣市的港口作業基本全是加班加點,讓本地居民的收入迅速增長的同時,也讓不少人累得夠嗆。尤其是本地的醫院。如今近百個床位早就住滿了從瓜德羅普島送來的傷病號。軍方對雙灣市醫護力量的大量佔用,必然影響到本地市民正常的醫療保障,並再次引發本地市民的暗中不滿。
對於有可能削弱百慕大島地位的瓜德羅普島開發計劃,狄祖恭已經不止一次私下向政府表露過憂慮。但不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