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布魯萬聯合的覆滅(第2/3 頁)
他們的心思,無非是擔心一旦走帝制,會導致他們永遠失去手中的權力與地位。
畢竟一旦實施帝制,必定要收權。
當然,所有大一統集權制度都要收兵權,任何集權制都不會允許有擁有獨力軍權的諸候。
但他們反對帝制的主要原因其實是帝制的繼承方式,子承父業,這意味著他們要一直居於人下,這才是他們不樂意的地方。
諸位星海領主手握軍政大權幾千年,早習慣現在的地位了,突然一遭讓他們交出手中軍權與地位,一輩子都居於人下,肯定不樂意。
李清很明白他們的顧慮,親自向他們解釋,並且承諾絕不走帝制,且一定會用其他方式來保證他們的權力與地位。
達成口頭協議,諸位星海領主一一告辭。
這只是口頭協議,等他準備實施大一統計劃,向諸位星海領主與軍主正式收權的時候,到時候他還需要正式立個誓言。
目視最後一位領主離開,李清輕吐一口氣。
看起來都挺好說話的,但這是建立在他絕對碾壓的實力上面,不論是艦隊實力,還是他個人實力。
今時今日,他晉升為不朽級靈能者早已經不是秘密。
艦隊實力一家能打所有人。
個人實力一人能打所有人。
不論他們願不願意,大一統必定會實施下去,他們的集體反對只會讓程序變慢,卻不能改變這一程序。
明白這一點的諸位星海領主才會這麼心平氣和的與他商量。
至於他們擔憂的那一點,李清並未騙他們,他的確不會走帝制。
倒不是說帝制已經過時,是開文明倒車之類,他不考慮帝制主要是覺得沒那個必要。
帝制最誘人的那一點就是絕對集權,天下所有權力集於自身,且這份權力還能代代相傳,一直傳給自己的子孫後代,千秋萬世。
有一說一,李清不認為自己能擋得住這份誘惑。
但他之所以不考慮這點,主要原因是這份誘惑於他無用。
原因很簡單,以他現在的實力,以他幾位妻子現在的狀態,他們很難很難誕生更多的後代。
身為負星者主宰一員,她們也是負星者,想要結合誕生後代,難度非常的高。
在繁衍後代這方面他絕對算是勤快的,耕耘頻率極為密集,但到現在幾位妻子除虞月瑤懷了一個,其他幾個肚子都沒有一點反應。
他心中很清楚,按照自己與妻子們現在的生命本質,想要誕生後代,不知道要努力多少萬年,且後代數量一定很少。
這種情況下搞帝制就沒有什麼意義。
他又沒想過一直坐在那個位置上千秋萬世,會膩的。
當十年皇帝很爽。
當三十年皇帝就會變成習慣。
當一百年以上皇帝就會變成任務。
古代皇帝想尋仙長生不老是因為皇帝都不長壽,想活得更久一些,但如果真讓你長壽,對權力又會逐漸失去興趣。
有現成的例子。
作為在位時間最長的錢隆皇帝,到後面不也是膩了,將皇位主動傳給自己的兒子自己當太上皇。
李清的想法是以議會制加獨裁製組成一個新的集權制度。
議會用來安置眾星海領主與軍主,以後人類文明誕生出一些優秀的成員都可以加入議會。
獨裁製則是指統治者擁有絕對的權力,不遜於皇帝,只是不能像皇帝一樣將位置傳給自己後代。
而且這所謂獨裁製只是權力獨裁,任期並不是一直到死。
也不可能任到死,將來文明統治者必定是不朽者,理論上能一直活到宇宙終結,所以到時候會按情況制定一套獨有的政權體系。
比如任期限定一萬年,十萬年之類。
十萬年的元首估計早當膩了,根本不用擔心有誰想獨享權力。
而且李清身為負星者的主宰者,他可以監督權力,有誰想搞事就過不了他這一關。
有了諸位星海領主的預設,接下來李清的一系列命令都得到了很好的執行,艦隊集結有條不紊。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適應,提前適應,他故意胡亂調動艦隊,將一位位領主與軍主被徵召的艦隊拆分開來,重新整編為新的混和艦隊。
光是整編混和艦隊就花了近一年時間,然後又是各種操練,逐一整合資源,時間就這麼不知不覺過去了。
他一點也不著急,也不怕布魯萬聯合逃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