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出征(第3/3 頁)
浮士德星域之間建造了不下十個要塞星系作為作戰基地與支援基地,三路聯合指揮部各分配了三個,李清的東路聯軍的左翼也分配了一個。
在前鋒離開後的第二天,李清便回到了隸屬於左翼艦隊的戰星燭龍號上面,召集左翼聯軍諸軍團長以上高階指揮官,下令艦隊準備開拔。
重新整編的聯合艦隊規格都是按照全面戰爭的標準重新編隊,每個軍團級艦隊都是由十個標準師團組成,像第二集團軍有440個標準師團,便有44個標準軍團。
當然,李清的幾十個無畏師團並未編入其中,他將這三十幾個師團整編為一個加強型軍團,作為左翼聯軍直屬警備軍團。
龐大的艦隊離開軍營開始躍遷,整整兩個小時後在萬眾矚目之下躍遷離開要塞星系。
艦隊太過於龐大,躍遷時間會按艦隊規模而增加。
移動戰星李清見過不少,林林總總加起來有二三十艘,但還是第一次親自乘坐指揮一顆移動戰星。
作為指揮官,有許可權調動艦隊所有資料,很快找到了這顆命名為燭龍號的移動戰星的資料。
燭龍號:移動戰星,規格是直徑10500公里,配備有終級武器星爆器,武器大都是六級強化科技,只有少量是六級暗物質科技,很明顯是古代某個高等文明遺留,但經歷過多次超大規模的戰爭與大修,大量原配武器損壞,只能用六級強化科技來替代。
移動戰星:終級戰略級戰爭兵器,擁有鎮壓國運之力。
基礎艦體:50000萬億。
基礎裝甲:50000萬億。
基礎護盾:50000萬億。
移動速度:20000公里/小時。
預設戰術:移動戰星預設戰術。
戰艦槽位大小:1000萬。
移動戰星中央核心(預設),移動戰星內環核心(預設),移動戰星外環核心(預設)
元件:能源核心10,超光速元件5,推進器50個,感測器3,作戰電腦10,戰星光環5。
武器槽:1個w槽終級武器,200個t槽戰星軸基軌道炮,6000個t槽要塞軌道炮,60000個t槽泰坦光矛,30萬個t槽末日之光,300萬個x槽戰列主炮,3000萬個l槽大型武器,3000萬個p型點防槽位,3000萬個g槽導彈,8000萬個h型機庫。
通用槽:60000萬個要塞通用槽,500個a型功能槽。
移動戰星修正:艦體再生+300萬,裝甲再生+300萬,護盾再生+300萬。
移動戰星修正:所有武器+500射程,+100威力。
移動戰星修正:半徑2億公里躍遷強化,躍遷範圍+1500,穿透強度十三級。
移動戰星修正:半徑2億公里強電子干擾力場,干擾強度十三級。
移動戰星修正:半徑2億公里躍遷干擾力場,干擾強度十三級。
移動戰星修正:半徑2億公里攔截力場,攔截強度十三級。
移動戰星通用光環:躍遷力場,能攜帶同一艦隊跨星系躍遷,無視任何常規遮蔽與干擾力場出現在戰場上。
移動戰星通用光環:行星級引力變動力場,移動戰星體型龐大,能改變引力,對半徑1000萬公里範圍內的敵人造成以下效果——
效果:引力排斥狀態:移動速度-30,啟動速度-50,命中降低50,無視所有大型以下武器,x戰列主炮20的傷害。
效果:引力相吸狀態:移動速度+50,啟動速度+50,中小型戰艦與攻擊將會不由自主向移動戰星靠近。
效果:引力控制:消耗大量能量,引力牽引控制中小型戰艦戰機與隕石小行星的移動軌跡。
行星抑制光環:釋放超強抑制力場,降低光環範圍內所有己方戰艦受到的傷害。
效果:移動戰星半徑1億公里範圍內所有友軍承受傷害-30。
行星奈米雲光環:釋放無數奈米機器人,維修所有友方受損戰艦。
效果:移動戰星半徑1億公里範圍內所有友軍獲得每秒+1000點艦體再生,+1000點裝甲再生。
行星鎮壓光環:釋放行星力場,降低範圍內一定敵人的敵buff效果。
效果:移動戰星半徑1億公里範圍內所有友軍不再受到包括史詩級在內以下敵對buff影響。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