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特混艦隊,去遠端奔襲珍珠港,以檢驗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的防禦能力到底怎麼樣!
亞納爾坐在旗艦“薩拉託加”號的指揮室裡,率領艦隊高速向西行駛。在距瓦胡島還有24小時航程時,天空中恰好烏雲低垂。亞納爾的艦隊藉著天氣的“掩護”,神不知鬼不覺地直逼珍珠港……
1932年的2月7日,恰恰也是一個星期天。當亞納爾率領的艦隊到達瓦胡島東北180公里的海域時,離日出還有半個時。黎明前的黑暗籠罩珍珠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軍港正處在沉睡之中。
偷襲珍珠港 第一部分(6)
亞納爾一聲令下,152架艦載機一架接一架地從顛簸的航空母艦上起飛。在空中編好隊形後,龐大的機群鋪天蓋地地直撲珍珠港。
轉眼之間,機群已經到達珍珠港上空。沉睡中的美國海軍基地就在機群下方,它對悄悄到來的“不速之客”毫無戒備。
大規模的“空襲”開始了。毫無還手之力的珍珠港瞬間陷入癱瘓。空襲的飛機沒有受到任何抵抗,“進攻者不費吹灰之力,就完全掌握了制空權”。
“我相信,從航空母艦上起飛的艦載機,能夠輕而易舉地炸沉停泊在港口內的每一艘艦隻。”亞納爾海軍上將從這次“襲擊”中做出了這樣一個肯定的結論。
日本人對美軍的這次演習很感興趣。當得知美軍將舉行“襲擊”珍珠港演習之後,日本海軍派出了“襟裳”號特務艦(油輪),以“去美國西海岸購買石油”為名,行實地偵察之實。
這艘特務艦上有幾個不尋常的人物。深町讓少校,是由軍令部派出的電子通訊諜報專家,在艦上擔任的公開職務是通訊長;小川貫璽少校,是日本軍令部的“美國通”。此外,日本海軍方面還在艦上安置了不少精通通訊諜報工作的技術士官,充當深町讓少校的助手,並在艦上安裝了一套當時最先進的無線電監聽裝置。
在派出特務艦的同時,日本還指示潛伏在瓦胡島上的日本間諜全力蒐集美國這次演習的情報。
特務艦進入美國艦隊進行演習的海域後,諜報人員採取一切措施監聽美軍的無線電波,全力搜尋有關美國這次演習的規模、部隊編制和演習經過等重要情報。
與此同時,潛伏在瓦胡島上的日本間諜也忙開了。就在美機“偷襲”珍珠港的那一瞬間,他們已潛伏在各個有利地點進行著實時觀察:海港周圍濃密的樹林中閃現著他們的身影,海面盪漾的舢板上有他們的“垂釣者”。
令美國人始料不及的是,這次演習的計劃和結論倒幫了日本的大忙,日本所收集到的情報,竟成了日後日本人制訂偷襲珍珠港計劃的重要依據之一。
珍珠港事件之後,一些曾經駕機參加過1932年演習的美國飛行員,當讀到日本偷襲珍珠港的詳細報道時驚呼 :“這一步,那一步,完全跟我們9年前的演習一模一樣。”
當然,說偷襲珍珠港的計劃是由美國人制訂的,只不過是一種歷史誇張的戲說而已。儘管日本人偷襲珍珠港與美軍當年所進行的演習十分相似,但偷襲計劃的確是日本人自己制定出來的。
制訂這個計劃的主謀,是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海軍上將。
1941年1月初的一天,在日本廣島灣的柱島拋錨的萬噸級 “長門”號戰列艦隨波搖盪。座艙裡,一個端坐著的日本軍人正在冥思苦想。此人米的矮個子,肩膀上戴著顯眼的上將肩章,胸前掛滿了勳章和獎章。比這些服飾更引人注目的,是一幅威嚴而有特色的面孔。在這張臉上,顎骨線條分明,下頜突出,在筆直的鼻子下,飽滿的嘴唇像是用刀切割出來的一樣,大而有神的眼睛上方刻著兩道短粗的濃眉,再往上看,卻是稀稀拉拉的滿頭灰髮。此人正是山本五十六,一個富於幻想、敢於冒險、具有堅強意志和魄力的人。
山本五十六早年從軍,1924年12月被任命為建立才三年的霞浦海軍航空隊的副隊長兼教育長。他雖然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海軍艦炮專家,卻對海軍航空兵情有獨鍾。在他的大力推動下,霞浦海軍航空隊成了一個向日本海軍輸送優秀飛行員的重要基地。30年代初,山本出任第1航空艦隊司令官,他抓住這個機遇使艦載機成為海軍中的一個很有戰鬥力的部分。1936年12月,山本被任命為海軍航空本部部長後,在自己的權力範圍內,不遺餘力地重點發展海軍的空中力量,使日本擁有了在當時領先世界的海軍飛機。
山本的性格十分特殊,一些他愛用來自勉或用來贏得尊敬的格言,可揭示他的思想特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