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頁)
,王氏正在灶房剁著肉餡,年三十按習俗全家要湊在一塊兒吃團圓餃子,寶珠搬個小凳在旁邊看著她娘忙活,潤生聽著外頭的炮仗聲兒,直想往外跑,王氏笑著放幾個娃兒出去玩會兒。潤澤畢竟大些,知道這會兒要呆在娘跟前幫忙,遞根蔥,剝頭蒜的,寶珠則是覺得跟外頭的半大孩子沒啥可玩的,潤生見哥哥妹妹都不願意出去,嘟囔著小嘴兒說:“我去找思沛玩!”
王氏一轉頭,“娃他爹,你說這大過年的,魏大夫家就爺兒倆人多冷清,你上魏大夫家瞧瞧去,叫來咱家一塊過!”
王氏話兒還沒說完,陳鐵貴就已經往外走了,“正好今年鳳蘭給咱家拿的豬肉多,我這就去喊人去!魏大夫家裡有好酒,我跟魏大哥喝兩杯。”
王氏笑著嘆了一聲,將剁好的餡兒分成兩部分,一邊兒包餃子,一邊兒炸肉丸子,寶珠最愛吃肉丸子,今年家裡頭肉多,王氏也就預備著多炸些。
一會兒,魏大夫領著思沛進了門兒,手裡依舊提著一隻雞,一罐子酒,王氏見潤澤跑了出去,瞅一眼寶珠,問:“咋不去找你思沛哥哥玩兒去?”
寶珠搖頭,“等、娘!”
王氏笑著蹲下身親了親閨女兒。
大年初一,王氏一家子上了陳家。大清早,陳二牛領著陳家眾人先到祖宗墳上燒紙,趕回家才開始準備吃食,陳劉氏難得的對王氏一家人態度好了些,給王氏三個娃娃一人給了一個紅包,寶珠捏了捏,一文錢兒。不過看她孃的臉色,這紅包倒還是得她孃的歡喜。
飯後,陳劉氏對王氏說:“今年過年就屬你們最滋潤,家裡頭的豬肉都不夠吃的。”
王氏心裡嘆氣,婆婆到底還是改不了尖酸刻薄小心眼的毛病,面上笑了笑,“可不是,鐵山媳婦這回可幫了大忙了,否則我這鍋也揭不開了,少不了得回來蹭孃的。”
陳劉氏語氣有些老大不樂意,“這話兒說的,把我跟你爹放在啥位置了?鐵山媳婦拿回家的,那就是家裡的肉,沒我跟你爹發話兒,你能吃上那肉?”
張紅玉笑著給王氏上了一杯茶,“一會兒村兒裡大麥場子上放炮仗,娘去湊湊熱鬧不?”
陳劉氏笑著接了茶水,瞥一眼王氏,“還是老二媳婦貼孃的心。”
第一卷 第五十一章 翠芬拜年
大年初二,大清早王氏收拾好了,打算跟丈夫帶著幾個娃兒回孃家,陳鐵貴從外頭回來,說看見翠芬跟著孫東成回了陳家前院兒,王氏思忖著前頭雖說因為分家鬧了些不愉快,可畢竟還是一家子人,翠芬也是她看著長大的,今兒總得過來一趟的,這樣想著,王氏也就跟丈夫合計著,張家村兒離得也不遠,平時王氏總能抽空回家走一趟的,今年就等到初三再回,到時多住幾天兒的,今兒先等翠芬兩口子過來了,做大哥大嫂的,總得好好招待一頓。
王氏笑著叮囑兩個兒子在院子外頭等小姑,自己進灶房忙活去了。
丸子跟春捲是現成的,翠芬姑爺頭一回上門,少不得殺一隻雞招待,王氏瞅著素菜不多,又到地窖裡取了點土豆跟大白菜,切洗好了放在案板上備用著,就等翠芬她們一過來就能下鍋。
寶珠跟哥哥們在院子外頭玩兒,大過年的,村子外頭格外熱鬧,小孩們都拿著炮仗在外頭玩,說起來,農村一年最重視的節日就是春節。平日裡,碰上小孩們在一塊玩耍,寶珠是有多遠就離多遠的,小孩子是最容易快樂和滿足的,擁有一個成人的靈魂,滿足快樂所需要的東西相應的也就更遙不可及,寶珠僅僅喜歡在旁看著,彷彿一個旁觀者般,感受著小孩子們簡簡單單的歡樂。可這一回,寶珠還是發自內心的感受到了哥哥們的喜悅,於是主動地跟著兩個哥哥,大頭和小虎子一起在院子外頭放炮仗。
大頭膽子最大,總是喜歡將炮仗拿在手上點,小虎子性格憨厚老實,就喜歡跟在哥哥們後頭跑著玩兒,潤澤在幾個娃娃裡歲數最大,也最有大哥的威嚴,看見小弟跟小妹離炮仗近了,總忍不住衝出去護著弟妹。
寶珠沒忘了她娘惦記的事,不停就往東頭瞄上一眼兒,冷不丁就瞧見遠遠地過來了幾個人,小姑穿著大紅的新襖子挎著個大籃子,姑父依舊坐在架子上被人抬著,只不過這一回抬架子的倒像是小叔叔跟二叔。
寶珠嘴裡喊著“娘”就往屋裡跑,這個歲數的娃兒,因為還不能利索地說出一整句話兒,寶珠已經習慣了逐字逐句地跟人交流,潤生也瞧見了小姑,緊跟著小妹往屋裡跑,“娘,小姑她們來了!”
王氏笑著遞給潤生一顆丸子,轉身就提著一壺開水往屋裡跑,吆喝寶珠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