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過了片刻,一行人叩拜完畢,吳村長才從蘇長老的手中接過那些陳舊的冊子。
看著吳村長恭敬無比地雙手接過這些陳舊的冊子,孩子們也登時肅然起敬,整個房屋之中,當真是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接著吳村長提高嗓門,肅然道:“祖訓有言,感知力覺醒的孩子,須得領受本村同化寶典,將村中寶典發揚光大!哈吉,雷澤、塔恩、桑麗雅,科林!今命你五人上前受典!”
吳村長聲音一落,孩童之中,科林最大,懂得這領受禮儀,當即領著其他孩童,上前叩拜,領取先祖寶典。
禮儀完畢,吳村長的面容,登時變得和藹,道:“孩子們!這是我村先祖遺留的同化寶典,今後務必要將其學透,發揚光大,但也切忌落入壞人之手,我村寶典不可外傳,明白嘛!”
吳村長的語調雖然和藹,但言中之意,卻頗為嚴厲,五個孩子,均是叩頭應允。
只是孩子們卻不明白,吳村長口中的同化寶典,不過是蘇米小鎮已故的幾位出sè戰士所遺留下來的因子戰典,並不算得上珍寶,否則蘇米小鎮也不必這般落後。然這番話,用來教育孩子,卻也有其用處。
但孩子們因年齡所限,瞧他們捧書時,小臉上流露出的那份鄭重,顯然是將這冊子,當成了至寶。
;
第3章 焚燒寶典
() 祭拜完畢,孩子們便各自回到家中,而吳村長他們則是繼續討論著科林的年齡問題,企圖尋出一個穩妥的法子。十二年的rì夜堅持,如今感知力終於覺醒的科林,要吳村長他們輕易放棄讓他入學的機遇,卻無論如何不會輕言答應。
科林的住所,位於村子的東邊,便是在北林嶺的山腳下,左右兩邊均植有杉木,雖在初chūn,氣候寒冷,卻依舊顯得蒼翠yīn涼。
馬不停蹄地回到住所之後,科林立即點上了平素用的松油燈,隨便往桌邊一座,便迫不及待地開啟祖先遺留下來的同化寶典。
在往昔的引導練習中,村中的幾位赫赫有名的同化戰士,常常便是吳村長暢所yù言的談資,他們所修煉的寶典,自然也毫無遺落。
對於這些寶典,科林在六歲懂事之後,早就銘記在心,時刻嚮往,而今夜終於得償所願,拿到了先祖們修煉的珍貴典籍。
略顯昏暗的松油燈下,科林觀看的極為認真,就連房間中飄散的大量刺鼻的松油味,也無法令他分心。
寶典並不冗長,只有寥寥數頁,所記載的內容,卻是十分的真切,都是村中先祖遺留下的真跡,比起城裡所販賣的一些粗糙典籍,自是珍貴良多。
當然,以科林的眼力,也清楚手中捧著的冊子,應該是吳村長他們自己抄錄的範本,畢竟村子每年均有孩童獲得這些典籍,真正的真跡自是無法提供。
忍著沉重的睡意,將整本寶典,足足翻閱了數遍,科林才稍微地理解出一點屬於自己的東西,其間用掉的松油燈,卻是往rì每夜的數倍。
但讀出味道的科林,這個時候,jīng神反而愈發旺盛,之前那股沉甸甸的睡意,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至於松油燈的消耗,時光的流逝,早已不放在心上。
在這股嗜書如命的勁頭下,科林又重新開啟了典籍的第一頁,上面如下寫道:
昔人有云:“受想行識,亦如復是;變化諸端,莫若由人……”
這時,科林仗著自身聰明,已將這典籍的意思,揣測了五六分,此刻心中明亮,宛如智珠在握,似有所感,閱讀下去不禁喜出望外。
原來這第一頁,闡述的便是感知力。書中所言,說是古代一位傑出的同化戰士,勇猛彪悍,戰鬥天賦了得,常人難及,yù將生平的修煉體會,記錄一冊,傳於徒弟;不料這位戰士,雖然習武天賦了得,然文理方面,卻是一知半解,不知如何闡述心中體悟。
於是這位傑出的同化戰士,便帶領自己的幾個愛徒,準備了厚禮,去請教當時一名隱居深山老林的古代大賢。那位古代大賢,知其心中夙願,不忍拂逆其心意,又念他志篤心誠,便請他一人住下,為其著述,此後二人更成知己,被當時傳為一段文武結合的佳話。
此時科林心中的猜想得到印證,明白這十六個字將那飄渺虛無的感知力以有形的文字形象地描繪出來,真乃難能可貴,心中對這位不知名的大賢,更是欽佩有加。同時心中暗自jǐng戒,rì後修煉自當勤奮,卻也不可全然拋棄了傳統文化,否則要找到一位知心且明白文理的好友,替我著述修煉體會,那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